“那你多联系着,有多少,你都得给人家卖出去。”
宋南方搞好了团购,这才有空打开饭盒吃老妈送来的韭菜馅饺子,还热乎着,二十个饺子一口一个,完全不够吃,“今天韭菜哪买的,味道真正宗,家里还有吗,我没吃饱。”
“韭菜是人家小玉送的,那点韭菜一共就包了六十个,给你媳妇留二十个,给你外甥留二十个,你想多吃,没有。”
“那打个电话叫她明天再带点韭菜来,我买。”
“小玉没电话呢。”
宋南方想不出来,“电话都没有,那得穷成啥样的山沟沟了,咱们云江市附近还有没脱贫的山区吗?”
……
这一趟虽然只卖了三十块钱,但姜小玉特别高兴,因为她给村里的野菜找到销路了,多亏了热心的姚奶奶,虽然她看到五块钱的野菜,南方大哥转手就在群里卖99半斤,等于翻了四倍,可卖出去多少是人家的本事,他收购的越多,姜小玉越高兴。
本想直接穿回1980年,然后回村里告诉大家收野菜的好消息,但路边有个两元店,吸引了姜小玉注意力。
005
两元店里的东西好丰富,如果带回1980年,大部分都是好卖的,姜小玉身上一共就三十块钱,而且是换了好几代的纸币,带回去用不掉,她在两元店里跟老板讨价还价,买回一盒清仓的头箍发卡,她在八零年的供销社买过,一块钱呢,还没清仓的好看。
悠悠还想吃糖,姜小玉和妞妞说:“等回去卖了发卡,给你买大白兔吃。”
悠悠使劲摇头,表示她不吃兔子,姜小玉在笑声中解释,“是糖的名字叫大白兔。”
再次穿回1980年,姜小玉就在市里一所高中学校门口摆摊卖发卡,按照两元店的方法,把头箍、发卡按照五角、一元、一元五角、两元的分区摆上。
她来的时间正好是下午上课之前,来来回回的学生,有不少人都驻足在摊位上,带回来的饰品真的很好看,是现在这个年代没有的,姜小玉发现一元这个价位的最好卖,用了一个多小时,给发卡全都卖掉了。
她心里颇为感慨,1980年,市里和县城的经济,差距竟然这麽大了,城里连学生,都有一部分消费的起奢侈品,在姜小玉看来,一两块的发卡,算奢侈品了。
她把现代卖野菜的钱,通过买卖饰品,转换成八零年能用的钱,在她不懈坚持下,发卡正好卖了三十块钱,数目一样,但购买力差别大很了,市里下午的菜市场还有不少菜,问了一下,猪肉下午便宜些,八毛钱一斤,她买了两斤肉,大米一毛八分一斤,买了十斤还不到两块钱,现代一斤米都不止两块钱了。
姜小玉生出个想法,在现代卖的菜钱,可以来回搬运货物卖,转换一部分回来用。
肉和米用掉三块四,她又买了六角钱的土豆、豆腐和油盐酱醋,大白兔从姜小玉记事起,就是两块多一斤,比普通糖贵很多,八零年还是这个价,县城的供销社还需要糖票,但市里已经不需要票就能买了。
她拿出一块钱买了小半斤的大白兔,先给悠悠剥了一颗,自己也吃了一颗,大白兔的奶香味特别足,悠悠发现了新大陆,这个比棒棒糖更合她口味,她幸福的眯起眼睛,还用乱蓬蓬的小脑袋,蹭了蹭姜小玉的脸。
姜小玉笑呵呵捏捏她弹力十足的小脸,“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家吧。”
又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回了县城,县城到村里其实挺近的,只是蜿蜒的山路不好骑,连拖拉机都开不进来,每次村里交粮买化肥,用的都是纯人力拉的小板车,其他村部有拖拉机,青山村只有自行车,因为路不通所以穷,因为穷更买不起设备、娶不上媳妇。
但这一路风景好美,青山村拥有独特的美景,就差一条连同外界的路了。
夕阳落到树梢位置的时候,姜小玉去村部还了自行车,顾幸华就差没给自行车用放大镜看了,心疼t的擦着轮胎,“来回快五十公里了,今天这车遭罪了。”
姜小玉:……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村里有钱了,说不定能买摩托车呢。
姜小玉大声说:“村长叔,顾会计,我野菜都卖掉了,还找好了销路,明天送三十斤野菜,我在青山村只有大姨家一家亲戚,肯定要找村民们收购的。”
顾幸华傻了,还真卖掉了,他是会计,马上算起了账,问道:“你在哪卖的,明天人家要三十斤,后天还要这麽多吗?”
姜小玉怕村里人自己去市里白跑一趟,说:“我有自己的销路,这个不能说,但是收购价可以给到五毛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