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都买不起呢,摩托车不敢想。
市里比县城繁华多了t,一样的改革开放,风还没有刮进青山村,云江市已经看得到个体户经营的商铺了,路边摆摊经营早饭的都快收摊了,姜小玉和悠悠吃了玉米面馒头,现在还不饿。
她打听了菜市场位置,赶紧过去,找了个没什麽人的路口,然后再次穿越到2024年,都快被惊呆了,同样的2024,云江市比县城繁华好多,人也多多了。
她刚把野菜摆好準备吆喝,突然看到来买菜的姚奶奶,姚奶奶也看到她了,跟见到亲人一样,“小玉,你怎麽来市里卖菜了?”
姜小玉甜甜的笑,指着一旁的二八大杠说:“今天野菜带的多,我怕县里卖不掉,就借了自行车来市里卖,我还去县城菜市场打听了,说您来市里跟儿子住享福了呢。”
姚奶奶看到还有一大把新鲜韭菜,就要买下来,说:“这韭菜新鲜,韭菜味儿重,瞧着就好吃,今天外孙子要来,他就爱吃韭菜鸡蛋的饺子,你也跟我回家,到我家吃中饭去。”
姜小玉连忙推辞,这把韭菜是昨晚大姨家菜园子里割的,放在悠悠的空间里,刚拿出来,和刚割时候一样,新鲜着呢,她不懂什麽叫韭菜味儿重,那韭菜不就该是韭菜的味儿吗?
姚奶奶解释说,现在城里吃的都是大棚菜,菜种子也改良过了,再也吃不到以前那种味道。
姜小玉要把韭菜送给姚奶奶,“您吃着好,下次我还给您带,午饭就不去吃了,我还要卖菜呢。”
姚奶奶非要姜小玉跟她回去,说:“我儿子搞了个社区团购店,社区群里最喜欢买你们这样正宗山里土菜,叫他发个团试试看效果。“
啥是社区团购,手机上点一下,就能有人买了?姜小玉像还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好奇极了,把摊子一收,带上悠悠推着自行车,去姚奶奶家。
姜小玉在姚奶奶家里,还看到了宋爷爷,宋爷爷说上回的香椿特别好,这次的韭菜也好,拿着装了六个大苹果的袋子给姜小玉带回去吃。
这麽大的苹果,就算是在八十年代都老贵了,姜小玉忙说:“这个我不能收,爷爷奶奶你们留着吃吧。”
姚奶奶说:“都是儿子女儿们送来的,一大堆呢,吃不掉放坏了可惜,又不是啥好东西,而且苹果我们也不大能吃得动,带回去。”
姜小玉拿着了,吃了饭,姚奶奶装了一盒韭菜馅的饺子,她带着谢小玉去小区门口的社区团购店,是个卖水果的店,姚奶奶儿子搞这个社区店半年多,生意还行,看了姜小玉带过来的香椿和荠菜,全都用芭蕉叶子撕成的绳捆好的,根茎泥土和黄菜叶子也全都择掉洗干净,香椿杆子嫩的指甲能直接掐断,很良心。
他拍好照片,开了个团,说道:“我先看看有多少人有意向买,不过你这一共才六斤,比超市的还要新鲜,五块钱一斤我都要了。”
五块钱一斤,姜小玉从村民手里收购,给五角钱一斤,大家就都抢着送了,野菜吃个季节性,到四五月份就没有了,但现在那漫山遍野的野菜,要是能卖掉,也能帮村民们挣点。
她问道:“宋大哥,我们山沟沟里,这种品质的野菜好多,再不摘就老了,村里大多是留守的儿童和老人,想补贴点家用呢,你这边能持续收吗?”
宋南方挺爽快的,说:“你等下,我在我们社区群主群里问一声,问问他们家的店要不要团野菜,不然单靠我这一个店,收不了多少。”
姜小玉弯腰低头,看现代人手指飞快的敲着手机,在小小的对话框里就把生意谈成了,一共六个社区群主说发团试试,看看多少人接龙。
等了半个多小时,问了一下接龙情况,宋南方说:“一般开团前几个小时的销量最準,后面没多少人接龙了,这样,明天你再送三十斤来,到货再给钱。”
三十斤,可以空余出二十五斤份额,用来收购村里人的野菜,这趟总算没有白跑,姜小玉道谢,“好,那我明天一定来。”
宋南方交代,“我们这社区小店,基本都是下班过来拿,野菜就图个新鲜,你明天上午摘下午送,不要过夜菜。”
姜小玉有悠悠的空间,啥时候摘都是最新鲜的,还不怕路途颠簸和损耗,她保证送来的肯定是新鲜的。
姜小玉走后,姚奶奶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上,“黑心的东西,当我老婆子不识字啊,那野菜99团购的是半斤,五块钱收,人家给你送到门店,转手就卖二十,你黑不黑心?”
宋南方跳开一步,“妈,我房租水电人工不要钱的吗,我看她挺乐意的,她那是无本的买卖,总比卖不掉强吧,她说山里多的是,那我费费心,帮她多联系几个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