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第一个早晨,虽然顾连城没有回来,但有四个听话暖心的穿越弟妹,还算不错,姜小玉伸了个懒腰,被窝里弓趴着的小豆丁也醒了,隔壁屋的弟弟妹妹,已经把带着露珠的野菜摘回来了,正在井水旁边清洗根部的泥土,用劈开的芭蕉叶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
二花的头发胡乱扎的,姜小玉不想这麽个漂亮的姑娘蓬头垢面,给她重新梳了两根麻花辫,洗干净脸,看着镜子里从来没有过的整齐模样,顾小琼感动的流泪,脱口而出,“主人……”
姜小玉笑死了,打断她,“叫大姐。”
“大姐。”
“真乖,等姐姐回来给你买肉吃。”
田冬妮也把分好捆的野菜带来了,说:“我妈不叫我多摘,一斤香椿、一斤荠菜、一斤婆婆丁,卖得掉就卖,卖不掉也不可惜,摘这些又没耽误我下挣工分。”
这次的野菜连泥土和枯叶都摘掉了,捆得整整齐齐,肯定能卖掉,姜小玉把弟妹摘的和田冬妮摘的,一共六斤的野菜都放到背篓里,盖上布,带上两个玉米面馍馍,然后说:“一会你叫大姨抽点时间,带三旺去学校,昨天说过了的,我怕她忘。”
“那忘不了,我妈一早就惦记这事,还说你送三旺上学,是决定留下来和顾连城过日子了。”
“那是。”姜小玉说:“我今天找村长借自行车,去市里卖野菜,肯定能给你的野菜卖出去。”
004
青山村村部一共就两辆自行车,属于大队集体财産,买了有五六年了,保养的依旧有七成新,会计顾幸华一听村长让姜小玉骑到市里面,二十多公里路,心疼死了,“就在县里卖卖好了,为几斤野菜,多费车子。”
村长眼光长远,县城也没多富裕,不往市里跑跑,咋个知道外头是啥样的天,全村老少爷们,没一个说挖点土特産去卖卖看,还得靠个外来媳妇出头,真有销路了,惠及的还是村里人。
村长说:“用车是我批的,你们要能去市里把咱们村山里的东西卖掉,也给你们批车用。”
都没走出过山沟沟,最远到过县城,市里是只有二十多公里,谁家也没閑钱坐车,借车更不可能,顾幸华爱惜两辆自行车,怎麽可能借给人瞎跑。
他左叮咛右嘱咐,要姜小玉爱惜车子,“这车胎都补过好几次了,一定要爱惜,别被钉子扎了。”
姜小玉心宽道:“顾会计,这次要真扎了车胎,我给换个新的。”
顾幸华嘀咕,“还换车胎,你就吹吧。”
再不乐意借,他也希望村里能跑出点销路来,人有希望就有盼头,他还是同意借车,“连城他媳妇,别光顾着自己家卖野菜,也帮村里的特産打听点销路,那城里要真给自由买卖了,想着点村里人。”
“放心吧,这趟去就是找我同学家亲戚打听的。”
顾幸华是唠叨,心也细,给车后坐绑上给小孩坐的垫子,后轮两侧用麻绳隔了一下,说是防止夹腿的,悠悠坐上去开心的马上要出发,她还是第一次坐自行车呢。
生産队长开始吆喝社员去地里上工,来来往往的都问一句姜小玉借车干嘛,一听去市里卖野菜说不定能惠及全村,说閑话的几乎没有,偶尔一两句,马上被反驳声淹没了。
姜小玉觉得青山村的人真好,她在姜家村从来没感受过的团结,穷是真穷,要是能修通路,找到销路,那就能带着村里人一起脱贫了。
“悠悠,你喜欢青山村的人吗?”姜小玉问。
姜小悠被野狼养大的,穿来的同样被野兽养大,不会说话但是懂姜小玉的意思,瞪着腿咿咿呀呀,表示她喜欢。
姜小玉使劲踩着自行车,迎着三月的微风,意气风发的说:“好,那咱们多卖野菜,卖得多多的就能收购,能收购就能带着村里人一起吃肉了!”
她先在县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让悠悠带着她穿越2024年,去农贸市场没看到姚奶奶,一打听,说姚奶奶被儿子接到市里享福去了,姜小玉遗憾,还準备送一把香椿给姚奶奶呢。
既然都穿过来了,那就骑车去市里看看吧,2024年的路真是好,城市发展,云江市都快给县城并进来了,一路都是繁华街道,有自行车道,姜小玉看大家骑的都是电动车,不用蹬,省劲又快,她的二八大杠,一路上回头率超高的。
路上人太多了,而且红绿灯好多,骑的反而不快了。
姜小玉又找了个人少的地方,让悠悠带她穿回80年,这时候县城到市里的路上,几乎看不到车,骑起来又快又舒服,二十多公里,骑了一个半小时,这要是有摩托车,半个小时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