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穿越的1980 姜丝煮酒 969 字 1个月前

田冬妮高兴,“卖不掉也没事,就扔路边好了,别背来背去。”

姜小玉心想,城里人稀罕着呢,按照今天在菜场卖的情况,四五斤是好卖的,但是想批量卖,需要去2024年找饭店,这趟过去瞧瞧,她和冬妮说:“你就摘香椿、荠菜和婆婆丁,这三种好卖些。”

……

从大姨家的菜园子,带着两大把新鲜韭菜,回到家她就把韭菜和鸡蛋放到悠悠的空间里,然后把猪肉跟棒棒糖拿出来,给四个弟妹一人分一根,说:“今天卖的野菜,买了一斤猪肉,二斤米,还有棒棒糖给你们尝尝甜味儿,不许拿出去吃,惹人眼红。”

棒棒糖可真甜啊,连十八岁的大t妹妹顾小琼,都惊奇不已,也太甜了。

三旺和铁牛同样没吃过,只觉得穿来八十年代真好,悠悠只知道姐姐没吃,非要姜小玉吃第一口,姜小玉只好浅浅的添了一下,然后推给悠悠,她一点没嫌弃,欢快的嗦到嘴里,心里开心的没边了,姐姐对她是最好的,给她两根棒棒糖呢。

四个穿越的弟弟妹妹,一个都不会做饭,但是切菜是会的,大妹妹刀用的好,姜小玉指挥下,那五花肉每一块的误差不超过一毫米,三旺穿来之前是佃户家的孩子,没吃过饱饭,但活计一样没少做,家务什麽都会,在竈台下生火。

亲弟弟铁牛是地主家小少爷穿来的,什麽都不会,那也得学,姜小玉给他盆倒上米,叫他从水缸里舀水淘米,“你就没有当少爷的命,之前不会,现在要开始学习了。”

铁牛叫姜小楼,以前的名字也叫这个,想到穿来之前的火光沖天,不知道家人怎麽样了,他就想哭,但又不敢,大姐说的对,能捡回一条命,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少爷了,他是八十年代山村里普普通通农民家的孩子。

晚饭在大家的合作下做好了,姜小玉厨艺非凡,只做了个五花肉炖豆腐,泡着肉汤给五个人都喂饱了,铁牛会算账的,吃饱了他就开始算起来,“大姐,两斤半野菜,买不来肉和豆腐的吧。“

四个弟妹里面,只有这个地主家的小儿子最聪明,其他几个思想还处于服从命令和听话就有饭吃的阶段。

姜小玉耐心说:“你账算的是对的,但是姐姐有其他经济来源,别担心,等时机到了就告诉你。”

青山村还没通电呢,吃完饭还得省灯油,早早就要睡了,天不盖被子会冷,姜小玉把自己的嫁妆被褥都拿出来分配,二花、悠悠睡一屋,三旺、铁牛睡一屋,姜小玉自己睡一屋。

四个孩子的房间,其实是把东间在中间隔了一下,分成了两间,农村的房间盖的都大,分出来后,房间看着也不小,姜小玉睡的这间,也隔了一下,一半是睡觉的房间,一半放了沙发和一张小桌子,能充当小书房用,一家人在一块说话做点手工都方便。

临睡觉之前,姜小玉把那双球鞋从空间里拿出来,给三旺,说:“你底子太差,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小学五年,姐只给你两年,你得跳级,跳不了也没事,念个小学毕业,也能识字算数了。”

三旺穿来之前是佃户家的儿子,他一点基础都没有,更别提八十年代的义务教育,所以只能从一年级开始打基础,年龄虽然大一点,不过这是村小学,确实有十来岁的孩子才入学,而且村办小学条件不好,一到三年级都在一个教室,然后四到五年级一个教室,各种年龄的孩子都有。

三旺来之前,读书那是乡绅家孩子才能读的,村里只有一二家有田有地的富户,才能勉强供得起一个最有天分的去读书,他想都不敢想。

三旺才十二岁,这个年纪不去读书,他也做不了其他事情,姜小玉就这样决定了,说:“明天我和悠悠去市里卖野菜,让大姨带你去村小学,你跟着一年级去上学,学杂费先欠着,过几天姐姐就给补上。”

然后她和铁牛说:“你十六了,再去小学确实不合适,要不给你送初中去?”

铁牛没穿来之前,读书就不行,挨了先生多少板子,手都打蜕皮无数次,何况这个年代的课本,他一个都看不懂,急急摇头,“谁读书供谁,我懂,姐,我不嫉妒三旺有新鞋子。”

这就好,姜小玉心里满意极了,说:“好,过几天姐姐给你们都买上新鞋子,都去睡觉吧。”

悠悠趴着姜小玉的门框,眨巴眼看她,準备吹灯睡觉的姜小玉,好爱这个软软的小孩,笑着问:“是不是想跟姐姐睡?”

姜小悠小脑袋点的跟捣蒜,姜小玉招招手,她几下子就蹿到姜小玉怀里,软软的、暖呵呵的,正好当个柔软的水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