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他的兄长曾酒后失言,说崔北楼心怀鬼胎,意在皇位。可他左看右看,都没看出这个意图,反倒觉得这个丞相的名声被皇帝表哥拖累了。而皇帝表哥实在是缺乏政治嗅觉。

等他成了郡王,满朝文武都在t传元兴帝是扶持他对抗崔北楼,甚至不少人暗戳戳等着他们斗起来时,他只觉皇帝表哥没那个脑子,怕不是个假的。

那时他对文武百官的暗示视而不见,更不让旁人看笑话,只过好自己的日子,按着自己的心意推荐有才之士上位。期间若与某些官员发生沖突也不怕,他不是沉迷于酒色的兄长,连处理这点事的手段都没有。

本来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的发展,结果他看到那本志怪小说,他察觉到京城的种种异变,段府的怪事,景王的造反……诸多证据摆在他眼前,最不可能变成了最有可能,而他能寻到的最大盟友竟是崔北楼!

于是有了今日相见。

对话迟迟未展开,崔北楼还很有閑心的欣赏街边风景,贤郡王有些坐不住。

这是窗外传来一道如同蜜糖又甜又软的声音,他愣住。

这不是崔相的女儿吗?

他与这个小姑娘有过两面之缘。

一次是在段府,温乐悠以段无涯将功课落在相府为由上门,后来他才知道,温乐悠是在府外闻到柳氏做的肉脯馋了,才眼巴巴的上门讨吃的。

一次是在郡王府附近,温乐悠抓到几个探头探脑的人,发现那些人是在监视他,立马敲门,把人扔了就走,那小背影,非常帅气。

他站起身,走到窗户旁朝下看,发现小姑娘正护着一个年轻女子,气势汹汹的持着小木剑对着一个年轻男子。

他回忆了下,“这位好像是惠妃的弟弟,第一次入京。”

崔北楼摩挲着扳指,轻笑道,“难怪不知悠悠的侠义之名。”

贤郡王欲言又止。

他知道小姑娘行侠仗义的事,只是讲真,许多人是看在这位丞相的面子上才不敢再惹事,否则几家联合,召集百来个府丁,不怕拿不下温乐悠,可这丞相偏偏认为是女儿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