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来接孩子放学,被孩子拉到了这边,看着缠磨人的熊孩子,有的家长嘴上说着嫌贵,不过还是给买了。
下午上学的时间点生意就好起来了,不过孟婵还是决定明天把豆腐弄小一点,卖五分钱一串,毕竟这个年代的小孩子跟后世还不太一样,身上没多少钱。
炸串生意没有获得预想的效果,但孟婵并没有抱怨,做生意嘛,总不会一直都是赚的。虽然炸豆腐卖的不是很好,但今天的包子油条可是在早上就直接卖空了,不少昨天的顾客一大早就等在哪里,一买就是好几个。
孟婵打算着明天再多準备一些。
晚上吃完晚饭,孟婵又开始拿出小本本算账。
买的炉子、笼屉之类的必须物品基本上花光了前期两个人攒的所有钱,这两天每天的原料花费差不多是二十五左右,第一天的营业额有一百三十多,第二天是一百五。
就目前他们只有一辆车的情况来说,每天三百个包子和一百根油条已经是孟婵能够做到的极限了,未来的营业额基本就稳定在一百五左右,每天的利润大约在一百三。
在这个工人工资普遍三四百一个月的年代,孟婵的小吃车挣得钱确实不少。
一个月将近四千块钱,她干三个月就能成为万元户了!
孟婵想要买房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动,不过却被赵景煊浇了一盆冷水。
“现在不能买房。”
孟婵一愣:“为什麽?”
赵景煊打听过房子的事,“现在的房子都是单位建的,没有工龄买不到房子。”
孟婵恍然,九十年代初期还没有出现商品房呢,房屋买卖要到后期才可以。
“房地産行业的黄金年代是在零几年,你说我们到时候要不要乘着那股东风挣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