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杭思潼相当感激梁时清準备的山楂糕, 而且还是冻过的,早上来一口,清爽酸甜, 喉咙里的灼烧感以及头痛都下去不少,缓慢吃过早饭,智商也恢複了。
注意到顾垣奇怪的眼神,杭思潼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麽项目?我是打扰你们了吗?”
梁时清笑着说:“没有, 就是聊聊最近经济形势的问题, 最近几年国际形势不好, 国内也经济也在下行,很多项目都黄了,政府牵头的项目也不一定能回本。”
这其实也是在说霍海蕴参与的那个项目, 她估计是想抽身了, 其他与政府合作紧密的, 估计没办法走, 毕竟霍家只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给到位了, 想什麽时候走都行, 其他人未必能走。
“那林松玉怎麽办?林家应该也是主导公司之一吧?”杭思潼有点担心。
“林家到现在已经不缺钱了,亏一点也是好赚名声,所以不用担心,我们担心的是, 这种趋势,某些行业可能已经成为泡沫, 如果我们一旦无法分辨, 那才是致命的。”顾垣替梁时清开口解释了。
当然,但凡是超过五百年以上的世家, 家族已经像大树一样扎根在这里,出现一些大风大浪也不怕,反正衰的时候沉寂、兴的时候再努力起来就好了。
能成为真正世家的家族,本身就具备应对所有起落的能力,只要没死绝,总有一天能重新起来,对时代更叠没有恐惧与退缩,只是随着世界格局愈发混乱,需要操心的,好像就不止家中这一亩三分地。
顾垣担心的问题是,家族传承太久,可能本家跟分支都各自有自己的领域,像她跟顾君珏就完全不是一个赛道的,当年战乱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发展存活,并根据存活的地方改变发展方向。
旁支一般都只钻研一条産业链,偏偏现在这个社会是一崩就崩整条産业链,不会真的就此消亡,顾垣却也不想有朝一日舔着脸回去求本家庇护,那太丢人了。
各家有各家的不容易,现在愁也愁不出个结果来,顾垣跟梁时清就是聊一聊出路,他们两个还年轻,不怕失败,都试一试,趁家里还能兜底的时候。
今天大家都放假,杭思潼起得已经够迟了,等她吃完早饭,其他人才陆陆续续下来,并且戏称他们三个简直是机器人,都不会累的。
反正都要休假,衆人一合计,决定去山里玩,常乐家有个度假庄园,他们偶尔会过去避暑,今年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渝城热起来跟蒸笼差不多,又热又闷又潮,进山里至少舒服点,最近几天杭思潼也没别的比赛需要去,不如就跟他们一块去避暑,玩上几天放松一下精神。
对年轻人来说,紧绷精神忙完了,肯定就是大玩一场然后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睡觉最解压。
一行人直接把担子全丢给秘书助理,甚至有丢给爸妈的,然后呲溜就跑掉了,一共开了好几辆豪车,排着队进山,路上看见的人,大概觉得是富二代又在团建了。
进山后杭思潼发现,常乐家的庄园项目跟梁时清家的不太一样,常乐家偏重玩,很多设施一看就是特地修建的,而梁时清家的庄园,偏重住跟吃,划分的小院子多,其他地方也都是各种材料生长地。
杭思潼在车上悄声跟梁时清说:“乐乐家的庄园,看起来比较适合玩耍一点,梁家庄园,吃的多。”
山路难开,梁时清听见声音了也没转头,直接说:“没吃的吸引不到本地人来,客人都是薄情寡义的,一旦哪里不高兴了,就不会再来,所以,至少得把本地的沉默客户给照顾好了。”
“合理,但我想去挖蘑菇。”杭思潼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说。
荆城跟渝城都不是吃蘑菇的好去处,但常乐家的庄园靠南方菌子大省近,就引进了一些好种的,还开t了一项摘蘑菇的体验活动,客户可以另外花钱去采蘑菇,采的蘑菇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选择不吃了,带回去玩。
梁时清开着车,状似不经意地说:“其实我的庄园里曾经也有采蘑菇的项目,但有一年,一个老头在林子里采到了一个白蘑菇,差点给自己吃死了,后来这项目就被关闭了。”
杭思潼诧异地偏头看他,注意到他眼里的笑意,直接气鼓鼓地说:“不管,我采好就一锅煮了大家吃,大不了改医院团建!”
话虽这麽说,但最后杭思潼反而怂了——到庄园后她提出想去摘蘑菇,结果一群人都要去,这就意味着,谁都有可能摘到不太对劲的蘑菇。
常乐还傻乐地跟大家拍胸脯保证,庄园蘑菇都是选过的,工作人员前一天种,让客人第二天去挖,保证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