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其他官员也聚了过来,好奇地看着张祭酒,也是一脸询问。
张祭酒叹息,用手比划了两个数字,“七十二人。”
潘侍郎顿时一声惊呼,“嚯!这麽说来和翰林院不相上下啊!”
翰林院在职官员大概有八十人。
衆人纷纷点头。
……
“怪不得陛下有这个想法,就不知道翰林院和国子监谁能摘得头筹了。”
“我猜是国子监,翰林院的官员平时大多修书着书,脑子没有国子监的人好。”
“呵!翰林院的官员都是从科举中拼杀出来,国子监有什麽?”
“孟大人此言差矣,如果是才入国子监的国一学子,在下赞成您的想法,但是经历了两次升级考的国三学生可不能小觑,陛下既然将双方放在一起,说明在他心里,这两个实力是相等的。”
“你这话太扯,我觉得陛下正是不确定,所以才会放在一起。”
“不管如何,张祭酒、李学士,你们这次要加把劲啊,这一次可是关系到国子监、翰林院的前程。”
“就不知道陛下要选几人入顾问处了?”
“最多也就三人,明年就是春闱了,陛下还要给明年的一甲们留位置。”
“你说咱们怎麽就没赶上这个好时间,老夫当年也是一甲榜眼,在翰林院熬了六年,现在的一甲在翰林院不需要待多久,就能到顾问处,真是不能比。”
“唉,也不能这样讲,各人都有各人的缘法,总归现在大家的情况都在变好,对了,曹尚书,听说陛下有意涨俸禄,可有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