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的将领看着霍瑾瑜与毅王閑话家常,脸上的笑越发大。
自从陛下登基后,从来没忘记厚待各个边陲重镇,尤其冀州这里,边陲最大的冶炼所在冀州,最大的马场也在冀州,每年他们冀州接收的第一军事学院的学子也是最多的。
听米大人说,今年还要在冀州盖一个钢铁加工厂,为了就近处理草原挖的铜矿和铁矿。
要知道毅王手握重兵的藩王,先皇的嫡长子,虽说身有残疾,但是民望在衆藩王中可是最高的,陛下这般信任毅王,让他们都十分受宠若惊了。
如先前一样,霍瑾瑜带着人先检阅当地的士兵,然后参观了冀州的马场。
比起其他卫所马场的规模,冀州这边一共有两个大马场,大概养着五万匹马,而且民间都有养马减赋的指标,粗略估计,光是冀州这一个地方,至少有八万匹马。
在没有现代机动科技的前提下,马匹一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骑兵,马儿能代步、能防御入侵,尤其草原这边,即使鞑靼王庭没了,保不齐还有其他部落后续会趁势崛起,还有十几个藩王,其中十个藩王在边陲已经许多年了,时间久了,她担心一些人的心思会变。
霍瑾瑜和毅王一边参观马场,一边说起马政。
没用永远正确、匹配的政策,以前因为要打仗,马匹需求太大,养马政策对民力耗费太大,这两年按理说马匹多了,国内没有战事,马匹的价格应该降下来。
但是结果却是,马匹的价格持续走高,官方收马的价格比两年前贵两成,原因就是之前茶马贸易留下的漏洞和隐患,大量勋贵走私马匹,抢先在官府马市开放之前购买优质马。
等到官方的马市开场,要麽收不到马,要麽马儿的质量不好,要麽从其他手中高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