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学院接到圣旨后,很快在课堂上将圣旨内容公布,顺便还在宿舍和教学楼附近的布告栏都贴了公告。

学生们看着布告栏上面的圣旨内容,想笑都笑不出来。

陛下明面上说着“鼓励”,他们也不敢真以为陛下好商量,尤其之前期末考没有及格、缺少学分的学生,真不去了,陛下秋后算账,他们要脱层皮的。

霍永安瞅着布告栏上的内容,挠了挠头,原来大家一起去,这样也好,若是王庭的那些人还骂他,他就带着同窗们将他们教训一顿。

三天后,经过统计,除了生病受伤、家里有丧事的学子,有一百八十九名学子积极报名去边陲历练,占了学院学子的八成。

让霍瑾瑜十分欣慰,多次在早朝上褒奖在学院的学子,也赞赏群臣教导有方。

衆臣只能强撑笑脸,和霍瑾瑜互相虚假恭维。

此事到底是“自愿”还是“被迫”,他们难道还不了解自家孩子吗?

……

在谢少虞出发前三天,宋致归来。

到了京城后,宋致先将宁倌送到大理寺卿的监牢,然后进宫向霍瑾瑜彙报事务,忙完这些后,听闻他才回来,他家徒弟就要带着一大堆勋贵子弟去边陲历练。

想着徒弟这波去冀州任务重,而且还要带这麽多桀骜的勋贵子弟,宋致觉得身为老师,要好好安慰弟子一番。

所以拒绝了谢少虞给他办的接风宴,出钱在京城最豪华的酒楼给谢少虞弄了一桌送行宴,顺便邀请了虢国公的两个孙子邓天鹰、邓天鹏,因为他们是此次边陲历练的带队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