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因为老大老三都在镇上干活,老二又去了市里,县里这边的小院就没什麽人过来住了。
本来妻子觉得没人过来住了,小院閑在这里也没什麽用,就想卖了换钱的,还是被陶长安给劝住了。
毕竟孩子们现在暂时用不到,不代表着以后就用不上,如今想要再买这样一套小院子,价钱可是当初陶长安买的三倍多了。
要是这个时候卖了,以后想要再买,估计价钱会更加贵,遇到这种合适的小院也不容易,毕竟现在大家都喜欢住筒子楼,那一层层的,住得也太过拥挤了。
老大王树林因为在镇上工作了几年,住的宿舍就是这样子的筒子楼,那住宿面积也太过拥挤了,厨房和厕所还是公用的,一点都没有家里住小院子舒服。
反正去过一次,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都不想再去了,实在要过去的话,最多也是坐一会儿放下东西,就回家了。
提到万一以后几个孩子结婚了,孙子外孙他们要是需要到县城这边读书的话,可不得有一个地方住这点以后,杨大妞想到以后的孙子孙女外孙这些小乖乖,顿时就不再提卖小院的事情了,反而时常跟着陶长安一起到县城这边打扫一下院子,到处走走买买东西什麽的。
至于去县里的时候,对外就说是去看完的儿子,顺便去县里看看朋友什麽的,家里在县城这边买了房子的事情,并没有对外说,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等以后孩子他们结婚的时候,家里这边在县城那边买了小院的事情倒是可以透露一二,就说是家里面孩子工作以后上交的那部分工资,和家里的钱一起凑起来,才买的小院子好了。
外人总不可能一个一个询问家里是怎麽攒到这麽些钱,孩子们每个月交了多少钱给家里吧?
反正对外的说法,只要过得去,不会引起其他人怀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