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尚书与一衆礼部官员都面露满意之色,实际上他们在来访前并未报有太大期待,甚至认为此行不过是应付陛下一时兴起之言的无奈之举罢了,却不料姜家姑娘一介女流却是给了他们大大的一个惊喜。

且不说招待十分周到,单是看这慈幼局上上下下都十分井然有序,有规有矩,工作彙报也十分清晰且别有心意,全体学生都朝气蓬勃,好学向上。

再从这姜姑娘本人来看,全程微笑以对,介绍和解释都有理有据,从容不迫,不卑不亢,即使放在一衆世家公子中都是出色的。

更何况,国朝已经百年,不少世家累世繁荣,子弟早已怠惰,纨绔之气更是比比皆是,若这姜姑娘是个男子,定然会成为京都首屈一指的青年才俊。

自然,叶尚书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不论今天的视察是否顺利,他都会按照陛下的吩咐鼎力协助慈幼局的扩展。

正是因为世家贵族子弟皆已难改沉疴旧疾,但朝堂上却遍是贵族子弟结党拉派,所以陛下才想要扶植底层读书人吧。姜可矜的慈幼局不过是一个口子,以她的背景,其他人又怎麽敢质疑?

叶尚书和一衆官员离开前告知姜可矜若有协助直接来礼部商议即可,另外资金问题也不必忧心,回去之后他就会以正式文件证明的形式批示经费,届时可去户部调度。

姜可矜连连道谢,送走了一衆官员,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整天累得她够呛,不过好在结果不错。

不过只剩月余便要大婚了,她得抓紧时间将慈幼局的经费拿到手,然后準备大婚的事情,估计没几天,宫里的教养嬷嬷便要来姜府,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幸而她大伯在户部做事,也不愁约不到时间,她自拿了礼部的批複随便挑个时间便可去找大伯调度经费。

正月廿七这天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姜可矜再不能出府了,因为从正月廿八这天,便是大婚的倒数一个月,宫里的教养嬷嬷便过来了。

有三位嬷嬷叮嘱大婚事宜,教导大婚礼节,两位嬷嬷用于规範姜可矜的日常言行,还一位嬷嬷引导琴棋书画与焚香烹茶,另有一位,则是帮助姜可矜熟悉身体构造并传授房中之术以侍奉夫君。另有东宫女史十人,也算是帮助姜可矜提前适应东宫生活了。

几位嬷嬷来的当天便开始着手对姜可矜的考察,从言行到举止再到饮食起卧行礼规範,无一不例外。

姜可矜内心不住叹气,不知原主面对这种情形会如何,或许她该学学原主,不要这样好脾气,还能少受些约束。

不过好在宋嬷嬷平日里教得好,此番来的几个嬷嬷又是她的老相识,她们倒没怎样为难姜可矜,只称赞着不愧是大家闺秀,礼仪方面挑不出半点错处,故而之后的日子会把精力都放在大婚仪式準备上。

第二日则考察了姜可矜的琴棋书画与焚香烹茶,实在惭愧,她焚香烹茶半生不熟,琴棋书画则是样样不通。

面对几个嬷嬷严阵以待的审视,姜可矜无可争辩,只有抿唇歉笑,继而面红耳赤地垂下了脑袋。

宋嬷嬷只能急忙出来打圆场,但事实摆在眼前,实在是掩饰不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

大婚1

姜可矜不禁腹诽,好在没有继续考察女红,不然“女子无才便是德”都不好用了。

考察结束,有两名女史便回宫向皇后娘娘彙报考察结果,其余人等自留下监督姜可矜的一言一行,帮助她练习焚香烹茶,熟悉东宫事务以及大婚仪式另有床笫之事。

至于琴棋书画,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学会的,故而嬷嬷们并未将这些纳入教导範畴。

日程安排并不紧凑,上午练习焚香烹茶,下午进行大婚仪式教导,晚间则学习两性知识。

上午和下午倒好说,晚上姜可矜还得好一番僞装,毕竟作为一个已经年届双十且网上沖浪的十级选手,她想不了解那些知识都难。

而原主是个单纯的小姑娘哪里懂得那些,故而她只能装出一窍不通并且敏而好学的样子举一反三,结果用力过猛,导致几个嬷嬷眼神怪异,后来从宋嬷嬷那里才知道,她们认为她欲念过重

由于不能出府,姜可矜只能通过月见传信来处理慈幼局的事务以及与萧琮联络,为此月离没少调侃月见由暗卫变为丫鬟又进一步沦为跑腿儿的。

一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仲月廿八,宫中来的嬷嬷内官等一应人等几乎要把姜府塞满,大小事务全部包办了,原本还準备在今日操持上下一展身手的郑氏反倒没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