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页

翌日,朝里上下都知道了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程良的死讯了。根据程家人所述,程老大人是在清明与儿孙外出踏青时受了风寒,回家后又饮了点酒,使得病情忽然恶化。

衆人虽有些震惊,却也没太奇怪。俗话说多病之春,程大人也一把年纪了,一个疏忽确实容易病邪入体。

很多今科的考生得知这一噩耗后,都深感痛心,纷纷想要上程府悼念。只程家的长子随即就以遵循家父后事从简的遗言,婉拒了想要上门悼念的人。

这一举动,又让大家不禁感叹程老大人乃真正淡泊明志的文士,又让他收获了一片赞扬。

姝音知道后,不由得撇了撇嘴。这程家的长子还真是一脉相传,和他道貌岸然的父亲一样甚是会做戏!

不过,程家人也只能骗骗不明就里的普通人罢了。顾珩这个皇帝心里当然是有数的,程家人不堪重用,往后自是会越来越被边缘化。

本来这事就这麽过去了,可程良的葬礼刚过,上京城就隐隐流传起一个小道消息——这程大人才不是什麽感染风寒去世的,而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了!

这种桃色流言传得很快,不出一日,城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就没有不知道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表面上都说这是胡编乱造不可信,可暗地里都觉得这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不然为什麽偏偏只有程良死后传出了这样的话?那肯定是因为他本人立身不正啊!

况且那流言传得有板有眼的,不仅有那外室的姓名年纪,连她在城东所住的那所宅子都被人洩了底。有那好事之人便去偷偷打听了一下,还真查出那宅子确实是在程家的名下。

流言愈演愈烈,可程家人根本不敢出来“辟谣”,只能闭门谢客,盼着大衆早点把这事忘了。

可那些考生却没这麽好糊弄,自己的座师竟然传出这样的丑闻,简直就跟在自己清清白白的身上沾上污点一样让人难以接受!他们三五成群地跑到程府门外静坐起来,希望程家人能赶快出来说句话,把这事澄清了,给大衆一个交代!

诚王府里,厉雍一边执笔作画,一边听着手下对这事的禀报,心情颇为不错。他哼着小曲儿,欣赏着自己画的这幅“一树梨花压海棠”,勾起一个讽刺的笑容,吩咐:“等那些士子闹起来,就可以行动了。小心些,别让顾二提前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他这次就要来个浑水摸鱼,给顾二找个大麻烦……

第338章 解围

宸元殿。

顾珩的面前跪了一溜请罪的人,特别是今次推荐程良做会试主考官的礼部尚书孟尧,不仅哭丧着脸,心里更是惴惴不安极了。

哪里想得到多年的好友竟是这样一个好色之徒?平日里装得人模狗样的,真是害惨了他!

孟尧满面沉痛,不动声色地为自己辩解起来:“陛下,程良在礼部这麽多年,办事兢兢业业,为人笃实清正,端的是一副高风亮节的样子,着实是蒙蔽了微臣的眼睛。是微臣失察,还望陛下恕罪!”

就算他有错,也不过是因为程良演技太好了,他才一时不察,被这人苦心经营的好名声骗了。

顾珩并不想为了这种事追责,如今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

“你们可有什麽好办法?”他淡声问道,听不出什麽情绪。

孟尧自知责无旁贷,立刻出言建议:“如今不过只是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罢了,虽然有些细节对得上,却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至于城东那宅子,不如就对外声称那女子是程良儿子的外室,这样虚虚实实的,假里掺点真,更容易让人相信这不过是一场误会,是以讹传讹!”

“不可!”首辅胡之朗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凛然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想来程良每次去那宅子幽会时也没有乔装打扮,周围邻里说不定都见过他,这事瞒不住。”

顾珩赞许地微微颔首。

程良的死因能遮掩住不闹到人前自是上乘首选,可如今既然已经传开了,那也没有公然撒谎的必要。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又真的很小。程良的行为乃私德有亏,就算他活着的时候被人发现这事,最多也不过被他的政敌抓住小辫子弹劾一通。

他这个做皇帝的每年都要处理不少这样的参奏,若是没酿成大错,无非申斥一番再罚俸。

程良这次的事闹这麽大,一来是因为他死得突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二来人们总是爱看表里不一的人被揭穿真面目的戏码,加上风流韵事又是大衆喜闻乐见的,所以才颇有些满城风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