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袁晏派我前来贵府上,探望一下令夫人是否安好,如今我见这间主屋,倒不像是有孕妇起卧的样子,还请大人告知,这袁夫人如今究竟所在何处,我也好叫她兄长放心。”
李寻回头一看,见四下无人,带温菁来到一处假山石后的阴影里:“刚才我的下属来报,说东南水师已经拿下了港口,温家人在此战中出力不小,若是我料得不错,如今你和袁晏是在为陛下办事。”
若李寻是王党,此刻应该立即着人捉拿温菁,可是看他的态度,全然不像与温菁为敌的样子,温菁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不错,我和袁晏如今为陛下效力,李大人,你身为皇亲,虽然是青城州的属官,可也不是非要跟着简阳王谋反,如今袁晏让我来寻袁夫人,自然是希望你们夫妇二人能一切安好,与皇上和袁晏同仇敌忾。”
李寻笑了一笑:“我李寻身为一州之长,只知道保护州中子民安居乐业就好,在此太平盛世,为了皇位而起烽烟,弃百姓于不顾的人,即便再怎麽文韬武略,也算不得是一个明君,你且放心,我不会跟着简阳王谋反,你这一路进来,难道就没有发现,青城州的军力没有部署在港口,而是部署在街巷之中,皇上的兵马攻入青城州,我不会拦,只要不伤及无辜百姓的性命。”
“这是自然,我同东南水师一路南下,为的是平息战火,这些州府里都是我胥国的子民,陛下定然不会损伤他们一分一毫,勿扰平民乃是铁律。”
听了温菁的话,李寻点了点头:“当初简阳王希望我与他一同挥师北上,也好以我的身份,为他笼络朝中其他皇亲,我执意留守青城州,稳住州内情形,也保住这一方乐土,他见我不肯,便以晴晴母子的性命相要挟。”
温菁心中一紧:“结果如何?”
“京里的风声我早有耳闻,袁晏又提前送来密信,我早就料到,无论是对我还是对袁晏,晴晴都是一个明晃晃的软肋,因此我早已托了一个稳妥的人,把晴晴安置了起来,简阳王苦寻不得,终于妥协,让我带兵留守青城州,这个府里各处,皆是他留下的眼线,若是我叛降帝党,他的人即刻就能取我性命。”
怪不得李寻发现温菁,立刻不做声地将她带入暗处,李寻又接着说道:“晴晴由高公公安排,现在在青城山下的梅林酒肆,那里是袁晏藏在暗处的産业,所以简阳王才迟迟追查不到,如今东南水师攻入青城州,是战是和,都须得我出面,这里简阳王的人盯得紧,你且去帮我照看晴晴,等我找时机脱身。”
李寻向山石后头一指,只见那里有一条小路,温菁向着那条小路向前,就到了内厨房的大门,陈嫂久等不见人来,急得满头大汗,终于见了温菁,一颗心才算落回了肚子里。
两人将送菜的板车推出了大门,温菁从京里带出来的侍卫驾着马车守在角门外一处巷子里,温菁坐上马车,立刻向城郊的梅林驶去。
温菁早就听说,袁晏在京郊还有一处酒肆,是他当年一时兴起,给了一位京郊的农家女纹银百两,在梅林旁修建而成,如今这所酒肆,倒成了袁晴晴母子的避难所,也算是种了善因,结了善果。
马车停在酒肆门前,见到赶车的汉子身材精干,神毅志坚,不像是寻常人,那农家女老板生了几分警觉,赶着出门迎接:“几位客官,实在是不巧,今天店里客满,已经没有多余的厢房,还请贵客别处看看吧。”
第 59 章
“我是袁晏的同僚,名叫温菁,李知州大人说袁夫人如今就在此处,托我前来照顾一二,还请姑娘带我见见袁夫人,我好去信向京里报个平安。”
青城州里的人,大多听过温菁的名头,她当年王家鱼庄一案,在青城州里闹得沸沸扬扬,现如今她也是兴业办下令追捕的逃犯,听她自报家门,方盈反而更生警觉:“温姑娘想必是找错地方了,这里不过是一间乡野酒肆,知州夫人怎麽会在此处下榻,怕是其中有什麽误会。”
既然这里是袁晏和李寻能够安心托付的地方,自然不会让温菁轻易见到人,温菁从袖中取出一个香袋:“这个香袋是袁夫人亲自绣给袁晏的,里头的香料也是袁夫人自己配置,你将这个香袋交给袁夫人,她自然能看出我是袁晏的人。”
方盈直视着温菁的眼睛,这个女人曾经背叛过袁晏,但她也曾是袁晏最信任的人,如今袁晴晴的安危是几方博弈的筹码,高远山既然把袁晴晴交到她的手里,那她就不能让袁晴晴有任何闪失。
方盈从温菁手中接过香袋,对着温菁说道:“温姑娘既然觉得袁夫人一定会到此处,那这个香袋我就先收下,若是夫人来了,我定将这香袋转交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