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再者你要我查简阳王,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过分亲近,我是个律师不是个演员,玩谍中谍可就远远超过我的能力範围了,我父母和妹妹现在都还在简阳王的地盘上,要是让他疑心我和你的关系,那别说帮你查他谋逆了,只怕我难以保全我和我的家人。”

陈诚想了想:“你说的也有理,今晚你出宫之后想必简阳王的人就得上门来找你来了,明日朝会,你就是第一次上朝,到时候我会宣布京城也将设立兴业办,由你主理,今晚你见简阳王见招拆招就是,我也就不留你了。”

宫门即将下钥,袁晏看见殿外的宫人远远向御书房走来,大概是来催促他出宫的,他还是照着胥国的规矩,向陈诚行了个大礼,方才由宫人带着,出宫去了。

出了宫门乘上小轿,袁晏回到了他在京城落脚的客栈,果然见昨日来客栈寻他的那名简阳王府长史官已经等在客栈门口。

第 44 章

袁晏进客栈匆匆更衣后,便随着那名长史官上了简阳王府的马车。

简阳王的封地地处简阳,包括了青城和万宁两个州府,因此他的正经王府还是在青城州里的那一座,袁晏曾经路过,却不曾登门,今天他要前去拜访的这座,乃是皇上御赐给简阳王在京的府邸。

简阳王府在城东,距离皇宫不远,袁晏相当于是走了一程回头路,待到袁晏下车,首先见到的便是一扇朱漆的大门,像他这样不懂木料的人,都能从厚度和纹理看出这扇大门的气派来,王府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简阳王府四个大字。

王府两边各站着一个看门的小厮,见到长史官亲自赶车而来,小厮忙上前来接过缰绳,由长史官领着袁晏进了府。

袁晏今生也算是生在富贵人家,袁府和林府的院子已经算是青城州里数一数二的气派,只是毕竟古代需要按照身份品级确定府邸规格,所以这简阳王府的奢华程度,自然也不是他们这些州官富商的府邸可比的。

简阳王府是五进的院落,长史官领着袁晏迈过许许多多门槛,才来到简阳王一处侧院。

胥国的国姓为赵,简阳王本名赵之邈,是当今皇上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先皇膝下空虚,诸皇子又夭折过半,如今尚在人世的,仅有简阳王一位亲王,并两位与皇上异母的郡王,那两名郡王如今都在封地上,只有简阳王仍活跃在京城这个政治舞台。

这也就难怪穿越而来的陈诚会对简阳王心生忌惮,简阳王就像一只正当壮年的猛虎,环伺在皇宫的周围,换做袁晏来做这个皇上,他对简阳王也是不得不防。

赵之邈打断了袁晏的出神:“本来该在正殿接见你,只是我看天色已晚,你才从宫里出来,大概也未曾用过晚膳,正殿里用膳太过拘束,我就让他们摆在偏殿里来了。”

袁晏一拱手道:“下官谢过殿□□恤。”

两人一道入席,席上五六道家常小菜,倒是与王府的豪奢规制形成了鲜明对比,赵之邈说道:“我虽贵为亲王,但在饮食上一向不大讲究,晚饭也用得不多,府上更没有什麽金镶象牙箸,你就将就着和本王一道用些吧。”

赵之邈这金镶象牙箸,点的是当日李寻与袁晴晴大婚,碧顷坊里的配置,袁晏也不知他说这话是有心还是玩笑,因此道过谢后,便等着赵之邈动筷。

今天一天的行程,算得上是劳神又费力,袁晏此时当真是有些饿了,席上无酒,那赵之邈不知是不是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也没有同袁晏搭话,两人静静对坐着就餐,席上仅听得落筷的声音。

正如赵之邈所说,他晚餐用得不多,不多时便放下了筷子,袁晏见状也不好再吃,只得跟着停筷,王府的仆从很快就撤下了这一席晚上,换上了饭后的茶水,面对着这个板着一张脸的王爷,袁晏只觉得这个偏殿跟自己的胃一样,都是空落落的。

“咱们这个皇上,轻易不召见外臣,你如今在胥国名声响亮是不假,可千里迢迢把你从青城州召来也就罢了,今日还单独与你在上书房一见,听说连随侍的宫人都只能在殿外等候,我倒想知道,皇上究竟都跟你说了些什麽?”

宫里的情形,简阳王又如何得知?莫非皇上身边真有简阳王安插的探子,今日皇上疑心简阳王,袁晏还只当是他身居帝位神经紧绷,故而多思多虑了,如今看来,皇上的疑虑或许真不是无的放矢。

故此袁晏答简阳王的话,也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皇上的旨意,是希望我能在京里开办兴业办的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