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背景来看,此国乃是胥国,此朝乃是大邕朝,既如此,这里也不是袁晏已知的历史朝代,它的生産力水平,政治经济的状态,乃至当朝的兴亡变化,都不能简单把握,袁晏好好的一个文科生,本来靠穿越能来一手未蔔先知,努力找一找可以抱到的大腿,可如今算是废了。
更要命的是,袁晏理化生知识也就是个义务教育水平,既然现在的情况不是今穿古,那这究竟是个什麽地方,是异世大陆还是穿书穿系统快穿无限流,没有个明示,他也没什麽能逆天改命的金手指技能,百无一用是书生。
明天就是他走马上任,到李寻府上做参军的第一天了,既然问题暂时还没有思路,那不如就先放在一边,好在在律所打工打了四五年,袁晏早已经练就了自己的一套打工规则,这睡前不想事儿就是其中之一。
问题是思考不完的,答案仔细找过,也可能会发现根本就没有答案,所以既来之,则安之。
第二天一早,小厮引路,袁晏打马来到了李寻府上,临行前袁老爷再三叮嘱,要袁晏好生跟着李寻学习,万不可胡作非为,若是放在以前真正的袁公子身上,只怕是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打死也不肯遵照袁老爷的吩咐,来这李知州的府上当这份差。
可现在这个袁公子的躯壳之下,乃是一个在高端服务团队浸淫了好几年的社畜,他没有什麽反抗精神,何况从他的视角上来说,这袁老爷也不是他亲爹,他只当作那是一个供着自己吃喝的甲方爸爸,自然说什麽都对。
一路走来,这青城州里茶楼酒肆林立,服务业倒是很兴旺,另外杂货、珠玉古玩、胭脂水粉、布料成衣,各式的铺子沿街开了一溜。这麽看来,虽然这大邕朝明显还是封建统治时期,但这个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商品经济能兴旺,一来证明这大邕朝的生産力水平,已经是一个较高的水準,此时应当也不是乱世,农耕能够保证这个国家的粮食需要,所以从政策上并不禁止或者抑制商业的发展;二来这个朝代已经是藏富于民,商品不仅是供应特权贵族阶级,而且能在市井之间得到如此发展,想必老百姓的手上,是有相当一部分盈余的。
李知府的府上虽然不比袁府财大气粗富丽堂皇,但也是相当气派了。李寻贵为郡主之子,上任前郡主也是好好着人为其修缮了一番,李府三进的院落,进了正门,就有小厮领着袁晏,到了外院的一间厢房。
这参军一职,虽有正经官衔,但有时又相当于幕僚一类的角色,也就是李寻的专属顾问团队或是高级秘书,李寻统管青城州军政两务,在袁晏到来之前,青城州共设参军三名,即处理兵务的司营参军,处理司法事务的司理参军,处理财政事务的司帐参军。
李寻尚未娶妻,只是由郡主做主,离京前给他在京中纳了一房小妾,他本就无意于此,不过是不能违逆其母,只得纳妾,如今外派青城州,并未将那小妾带上,他的内院里没有女眷,外院则设有一间议事堂,方便他随时召集下属在府上议事。
袁晏将他的随行小厮金谷留在厢房打点行装,自己随着李府的小厮来到了议事堂,今日李寻要在议事堂听取几位参军简报,故而几位参军都早早地来了,小厮带他一一见过司营参军赵垒、司理参军程一陆、司帐参军钱代,领着他在他的书案前坐下了。
除了司帐参军钱代寻常不在府衙办差,同袁晏一样住在李寻府上,其余两位参军各自在军营和府衙中领职,上辈子的袁晏还没有混到个独立办公室就一命呜呼,这辈子上班竟连格子间都不如,数张书案齐列主位之下,中间连个遮挡都没有,好在仅有今日人来得齐,是这样的局面,否则几个参军但凡摸个鱼,就得大眼瞪小眼。
袁晏的书案上摆的是青城州的地方风物志,并几位参军为李寻整理出的一份青城州简报,那简报是为李寻接掌青城州而做,包含了本地丁户人口、田地商铺、乃至地形方位分析等各项数据,想来是李寻交代过小厮,提前为袁晏準备的。
几位参军打过招呼,各自预备今天的彙报,袁晏翻看起眼前的材料,几位参军为了李寻阅读方便,并没有刻意卖弄才学,行文偏白话,又主要为数据记录,虽然是繁体字,但袁晏看起来还不算十分费力。
只是以往看这种数据分析简报,哪怕不是总结好的ppt,起码也是个excel表格,现在这些数据虽然经过整理,但还是以非常原始的形式被放在袁晏面前,从前他自嘲是office男工,百般厌恶这些办公软件,可现在才意识到无纸化办公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