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开蒙后,木湘湘总是会思考,不再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也会为日后规划打算……每日到府衙张贴的告示榜了解时事,政策,通过不断翻阅书籍,发现一个规律——千百年来,没有哪个农户靠着种地,发家致富,还是要靠经商发家,她们不擅经商做买卖,那就在身边寻找一名优秀的,且十分成功的人作为参照,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理清对方赚钱的思路……
木湘湘身边能接触到最成功,一步步往上爬的人,毋庸置疑,便是宋荔。
得知宋荔给南市投入三千两银子,有了北市的成功例子,木湘湘便意识到,南市可能是个机遇,这才游说父母和二叔……
木二叔将钱袋交给妻子,二婶面上掩不住激动之色:“家里熬了个把月,家里的公鸡舍不得吃,都拿去换钱,盐罐子没了盐巴,也掏不出银钱买盐,好在你们家给了些兔肉,才熬过来,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啊!”
木家父母也笑:“是啊,以后咱们的日子只剩下甘了。”
木二叔家过得艰难,木家也不好受,木湘湘姐弟三从顿顿鱼肉,吃了大半个月的鹹菜葵菜,更不提木湘湘还要到铺子做工……
这些煎熬如北风吹过,两家人到钱庄存了银子,只留几百文在手上,用作日常开支。
次日,南市一部分待租赁的铺子陆续开门,趁着这股东风,连装修也顾不上,置办了货品,雇佣了跑堂,开门做起了买卖。
因着昨日南市开市的开门红,今日来南市光顾的城镇居民更多了。
都是奔着抽中耕牛来的!
一上午,仆役往返于南市和丹朱街,跑了两三趟,给宋掌柜递好消息。
辰时刚过,又一个时辰过去,仆役来报,整个南市的总销售额,破一千两。
午时,按照票根单子计算,又多了一千八百余两的销售额。
上半天,南市的总销售额达两千九百两,余两百三十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