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城中各大布行老板们纷纷出动,大力收购棉花,纺织棉布,郊外一派热闹的采收景象。

木家去年种过甜瓜,今年种不了瓜,听了布商和府衙宣传的棉花棉布,自家一块田,有四成种植了棉花。

普通人家,哪敢这样冒险,最多也就用两成土地,试着播种棉花,看看未来经济效益。

木家之所以敢冒险,因为家里的女儿争气,一月能拿二两几百文的工钱,靠着女儿的工钱,足够一家人过活了。

木湘湘眼馋宋荔家的棉花被褥,蓬松保暖的棉花袄,作为阿爹的木父,自然要给女儿安排上。

别人家有的棉花,木父也要给自家女儿种上。

能卖上价,自然好。

卖不上价,或是没有布商愿意收购,也不打紧,留着自家打几床棉花被,做几身棉花袄。

这样想着,等啊等,终于等到地里开始産棉花了。

入伏的大热天,路上行人瞧不见几个,城外的棉花地里,一茬茬的棉桃炸开了口子,雪白蓬松的棉花,瞧着喜人。

农户们本就是看天吃饭,烈日炎炎,也得赶忙拿麻袋采收棉花。

木父家里种下四成棉花地,弟弟家的土地,只有两成种植棉花,兄弟俩忙着采收,汗水止不住地流淌,拿汗巾擦擦,感叹:“这天可真热。”

兄弟俩将各自装好的几麻袋棉花放到田埂,有收购棉花的贩子赶着牛车路过,见了,上前询问这对农户:“你们的棉花卖不?”

木父纳罕:“你收棉花啊?”

那贩子拍拍身后牛车上的几只麻袋:“收啊,这些都是刚从别的农户手上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