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八月底,收到陆承让庄子管事特意给她留的棉花,扯开布袋口,露出里头蓬松洁白的棉花团,捡的很干净,几乎没什麽杂质。

周万春摸着棉花团,柔软不扎手,手感极好,闻着没什麽异味,有一种晒过阳光的味道。

想起宋荔说过的棉花被褥,盖着柔软又暖和,这玩意儿是近几年传来的,她们以前多是用蚕丝毛皮子,次之木棉裘,更次一些的麻葛柳絮、碎布头和稻草,更贫寒的人家,据说还有往里衣塞稻草,塞炒得温暖的沙子,为了拼命活下去,用来取暖的手段层出不穷。

时下不大兴棉花被褥,会弹棉花的手艺人不多,宋荔排队等了好多天,才终于排到她。

第二天申时,回到家,她们用户小推车将棉花运去。

见了几只布袋子棉花,弹棉花的师傅惊奇:“你这棉花品相真好,上哪家铺子买的,比我昨儿一位顾客去的那家铺子买的好多了。”

宋荔:“问种植棉花的朋友买的。”

师傅道:“怪不得,这些第二茬长出的棉花,种植户一般都会都会预留给自己人,市面上很少见有卖的。”

经过师傅的讲解,她们才知原来第一茬棉花湿度高,棉绒比较短。到第二茬的时候,结出的棉桃较大,用手采摘棉花,能拉出长长的棉绒,方是上等。

中途宋荔和周万春轮流监督,怕手艺人不老实,用二手棉絮翻新,调换了她们的上等新棉花。

忙活到天黑,两位师傅打出了一床六斤重的盖被,怕把新棉被弄蹭髒了,宋荔和周万春将棉被用粗布包裹,剩下的棉花一同带回去,明后两天还得跑两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