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屯的兵力早已被遣散开来,可其中究竟有几处是靖广帝的手笔,谢浔暂且不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与楚望安在一定程度上是达成了共识。
取舍之难(六)
尤其那几句萦绕在耳边的告诫, 似在句句敲打,谢浔垂眸死死盯着手中的红绸带,其思绪早就飘远。自屯兵开始一切都顺畅的不可思议, 招兵买马的架势虽不大, 却也能引起楚望安的觉察。
然而与他料想的不同, 楚望安好似瞧不t见般, 甚至开始默许。就当谢浔以为一切都能瞒天过海般办妥时,他楚望安一纸密函递了上去, 这一切快得好似早有準备。打得谢浔他们措手不及, 只能狼狈周旋其中, 甚至连太子殿下都折损其中。
这不免让谢浔多疑了起来。
其中最为受益的当属靖广帝, 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策反之人一一平複, 甚至能不用一兵一卒就能逼得太子殿下面壁思过一载, 在此期间还不得过问朝堂之事。这就不得不令谢浔多想了, 毕竟有城府布下这一副棋的人,除了靖广帝,他再也想不出第二人。
只是可惜了那些兵将, 本可以为靖国再战一场的。
天将明未明,谢浔就这般站了一宿, 他时而想起乌烟瘴气的朝堂,时而又想起他渺茫的念头, 是继续追随太子崇尚武力。还是偏向本职, 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文官。
每当想到这儿时,谢浔就踌躇不前,可他知晓自己不应再耽搁下去了。
微白的天际上露出两三点的微光, 谢浔擡手拂去肩上的水汽,丝丝缕缕的发丝也因着水雾而变得潮湿, 可他就像感知不到般,只擡手轻轻拢开,便走远了。
行走间水汽浸透衣裾,光亮穿透云霞,隔着缥缈的浓雾洒了下来,一如他苦思冥想后的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