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穿到奸臣少年时 潜钟 1099 字 1个月前

三日后,一道圣旨传到了杨府。

果然不出杨述古所料, 即刻起他们杨家将便要奔赴边关,守家卫国。

他面色如常地从陈公公手中接过圣旨, 眸子中带着为将者独有的血性。

陈公公尖细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算计, 继而挥了挥手中的浮尘,“还望杨将军此去,连战连捷, 不负圣上一番殷切期待。”

“为家国征战,乃是杨家之夙愿。”, 杨述古不卑不亢道。

此一番探虚实,反倒让陈公公吃了个闭门羹,不过他在圣上面前伺候多年,早已练就了一番揣摩眼色的本领。心下也知晓此事非同儿戏,索性便半阖着眸子,笑着附和。

如今汴梁城内,童谣传唱地如火如荼,便是那刚会开口说话的三岁稚子都能吟诵一番,此等场面,又如何能让圣上高枕无忧?

所以今日,他便得了圣上的口谕,再加上他的揣度,便来杨府一探虚实。

至于试探什麽,恐怕便是忠心了。

毕竟杨家兵权在握,若是一朝策反,靖国举国再找不出下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兵将了。

庆幸他今日听到了合心意的答複、,便说了几句吉祥话,在衆人的迎来送往中,踏上了回宫的步伐。

这厢陈公公刚离去不久,杨府的大门便从里给关了起来,甚至还派了几位忠心耿耿的侍卫把守着。

其守卫之森严,恐怕不亚于宫中。

倒是杨珺,有些不安地看向了自家的大哥,一时间有许多话想问,可眼下这局面并不是说话的好时机,索性也就住了口。

她隐隐知晓了此场战役有多兇险,所以开始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淳观三十六年发生的事件,奈何这时间太久远了些,她脑袋中早已是一片空白。

“唉!”,一道短促的叹息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