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穿到奸臣少年时 潜钟 1027 字 1个月前

沙场之上,活下去都是极难的,更遑论久居于此。那里的苦难杨珺也听过几分,于沙漠之上,在卑弥和靖国夹缝中,常年受卑弥人扰乱,百姓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多逃难到别处生存。

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边关不守,家国又何以安。更何况那里是一个国家的壁垒,兴衰皆绑于此,容不得半点闪失。

每每想到此处,杨珺都会轻叹一句,生于乱世,非他们之过,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也就成了他们终其一生的目标。不止是杨家,所有靖国男儿的血气皆彙聚于此。

杨珺算了算日子,也该是他们回来了。

自杨方客去边关,已四月有余,虞夫人每天都活在提心吊胆之中,便加重了病情,不过这次归来,便是一个好消息。

捷报已传至朝野,满汴梁的人都在夸赞杨家军的勇猛,说到动情之处,还抹了一下眼角,谁人不知捷报也是人命换来的。

输也罢,赢也罢,那些本该在世上安好的人,都化作了阴间一鬼,徒留下挂怀之人,日日垂泪,却不能于睡梦中相见。

半月后,因着兰亭学府教规甚严,谢浔自去便没有回来。

不过跟去的小厮,倒是捎来了谢浔亲手写的信件,杨珺拿在手中,拆了开来。

入目便是歪歪扭扭的四个大字,“姐姐,勿念!”似蠕虫在上面攀爬般,她认了许久终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不知这几个字谢浔写了多久,奈何成效不好。杨珺也不愿打击谢浔学习的自信,便提笔回了一封。

开头便是一番发自肺腑的夸赞,杨珺光是看着,都觉得虚假至极,这般想着,嘴角都浮现出一抹笑意。可杨珺知道,这些夸赞对于谢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就像是哄孩子般,丝丝的甜头都能激起谢浔学习的劲头,所以杨珺半点不吝啬夸奖,事半功倍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