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阖宫上下除了赵夙,便只有她一个主子,怎麽奢靡都不为过,她便是一日两身衣裳又能如何,怎麽都比前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来得节俭了。

况且赵夙当真是皇帝里头节俭的翘楚了,他自己的龙袍能穿到袖口磨损,而且除却先头几次宴请杨窈若,他自己平日里用膳不过四道菜,就连祭祀、年节之类的大日子,宫中需宴请宗室,也多是饮食清淡,席上最多有道烤羊肉,甚至连一桌半只都没有,每人仅仅片上一盘。

有一年最是离谱,每人案前竟只有一碗薄粥,几个粗面蒸饼。

赵夙还美曰其名,不可忘却祖宗先辈之艰辛,所以他们还都得吃完,以至于每年宫中宴请宗室的前几日,宗室中人都是一脸苦相,没人敢趁那前后招惹他们,吃得不好,脾气差着呢。

他甚至下令,每月里宗室至少需得有三日于皇庄劳作,待到收成时,赵夙同样会‘大方’的把收来的粮食送回各自府邸,收成最少的会罚俸一t月,收成最多的能在祭祀时多分得一盘祭拜过先祖的福肉。

当然了,他只是对自己和宗室们苛刻些,对有功之臣和有才能的人还是较为体恤的,每逢年节,都会命宫人送去烤好的肉和一些布帛跟米。

虽然那些布帛多是前一年积攒下来的,但好歹证明了赵夙的心意,他本可以全都交由宫中采买在他的默许下卖给商贾的,却还是留下了一些,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的大方吗?

总之,在得知了这些人人皆知的辛密后,杨窈若一度怀疑过赵夙不娶妻不纳后宫很可能是因为太抠,舍不得财帛。

不过,杨窈若这个离谱的念头,其实也有不少人起过,甚至有臣子上折子劝谏赵夙,子嗣为国本,不应为节俭而苛刻,至于赵夙的批语……自然是没有,因为他压根没有送回去,直接把人家折子留下了,但他也不曾发作惩处就是了。

好在赵夙对杨窈若简直像是被夺舍了一般的大方,都不需要她用自己的许愿值,便一日日开库房赐东西。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他节俭的好处了,库房里稀世珍宝堆得到处都是,许多宝石珍珠和各处进贡的器物都积了层厚厚的灰。任由杨窈若取用,随着天色节气来换摆件,以至于杨窈若有种在玩真人版装饰屋子的游戏的快乐感。

也算是她枯燥平静的古代生活里的一点乐趣了。

所以她当真是好生挑了一番,愣是从中午折腾到点上灯烛才挑了一应东西,连明日里要送什麽都备好了,只待一醒来,立刻就能梳妆打扮。

夜里躺在床榻上,她都不自觉面上带着笑意,双手托着洁白如玉的脸颊,手肘放在枕头上,打量着窗外被婆娑树影和薄纱床帐挡住的一弯明月,娇小柔软的脚丫子还在左右碰撞,兴奋得不行。

她呀,脑海里忍不住畅想明日的场景,连不小心眯过去后,睡梦里都在盈盈甜笑,眉眼俱欢。

她要出门玩啦~

纵然昨日折腾到半夜才睡着,可天刚一蒙蒙亮,毋需像往日上学那样,需要宫人来唤,她自己就睁眼起来,精神奕奕,哪像是刚睡醒的。

颦月本在屋外指使宫人打扫呢,结果听到里头的动静,惊了一跳,顾不得杂事,给一旁随侍的宫人使了个眼色,便急急进去。

结果她进了屋子,便看见杨窈若蹲在地上,正数着盒子,口中还念念有词,“四、五、六……”

她这回出宫,不仅要去惠风居吃赵骁生辰的席面,还準备一起去他家游园,其他宗室子弟们也去,他们也会带着自家妹妹一道去。

杨窈若委实紧张,她没有和她们见过面,只是从宗室子弟的口中知道了些喜好,但想着若是送东西至少是善意,而且能拉近关系,所以跟颦月商量了许久才挨个定下来。

早上起来以后,没由来心慌,生怕自己缺漏了,所以重新数了数。

颦月伺候杨窈若有段时日了,对她了解更甚往昔,所以很清楚她其实和普通的小姑娘没甚差别,有点懒散骄纵,甚至骨子里很胆怯,只是能在关键时候装装样子,她甚至十分缺乏关爱,所以更加渴望这些虚无缥缈的情谊。

时日久了,除了主仆情谊,颦月多少有点将杨窈若当做家中年纪小的亲妹妹来看待,服侍得更体贴更关怀。

所以颦月一眼看出杨窈若的心思,她非但没有阻止,还半跪下来,陪着杨窈若一起数了三遍,确认无误后,给还是心存犹豫的杨窈若提了主意,“殿下若实在担忧,不若婢子再备上三五份,若是有缺漏,或临时多了人,也得以应付。”

杨窈若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好好!这个主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