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窈若擡起穿着云头履的脚,步履轻盈,从容淡定,径直走出。

她这一段路当真走得姿容端庄,仪态大方,比那些沉浸在天家富贵里的宗室子弟要优游自若多了。

头一次见她的重臣们也都因此在心中留下不错的印象,看着便是个心性稳重,灵慧聪颖,能担当大任的人。

其实依旧是凑巧,杨窈若并没有他们想的那麽厉害,如若面对的是群臣和宗室子弟,她可能心中有所紧张,但赵夙的话就完美没有这个顾虑,甚至有他在,她还能更安心些,做错事有人兜底,底气自然足。

杨窈若走到赵夙跟前,轻轻一福,在自称上犹豫了一会儿,果断决定规避,于是道:“回陛下,正是。”

赵夙朗声大笑,好不吝啬夸奖,“好好好,巾帼不让须眉,朕当日许下诺,若有人能射穿玉珏而不损毁,赐百户食邑,苦等半载,总算到了兑现诺言的时候。

依朕看,杨二聪慧有天资,敏而好学,区区百户食邑倒有些不相称了。

朕赐你千户如何?”

此言一出,别说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宗室子弟了,就连两侧前排站着的穿紫色官服的老臣们都站不住了。其中一个细长眼,眼尾皱成鱼尾的面白老者站了出来,低首一拜,劝诫道:“还请陛下慎言,亲王食邑八百,增至千辄止,杨二未建寸功,如何能担此厚赐?”

确实如此,于礼制不符。

而且他们陛下还是个特别吝啬的守财奴,亲王食邑八百,可像赵麓阿耶礼王这样没什麽建树的宗室,他就只给人家五百户食邑,一点脸面都不给人留。如今倒好,莫名其妙给了一个女郎整整一千户食邑,传出去怎麽不会人心浮动?

但除了像站出来的这位柳相公是忠正敢谏言的,其余人倒也并非胆小如鼠,只是多了层思虑。

陛下当着这麽多人的面,借着射中玉珏一事来赐给杨二一千户食邑,会不会别有深意?看那杨姓女郎行二,说不準上头有爷娘亲眷,她若真是陛下血脉,为何陛下不昭告天下?除非她的出身难以为人道,涉及陛下私德,譬如陛下勾引有夫之妇,才……

那麽,一切都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