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人类皆伟大 福袋党 976 字 1个月前

“在西海岸的时候,供奉塔尼特的生祭大多为十五到十六岁的男孩和女孩。”所罗门补充道,“但传播到东海岸后,生祭的年龄就逐渐缩小,在西顿大概是十到十二岁吧。”

埃斐之前就注意到,这孩子对宗教有关的事物似乎格外了解,她不确定这是否源于雅威的教导……如果是的话,那麽它的“竞品意识”倒是挺强烈的。

“不错,刚好是亚萨和耶米玛的年龄,但只要不听从那些祭司们的威胁,无论多大年龄的孩子都有可能被抓去作活祭品。”玛西亚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西顿这座城市已经疯了,我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那种地方。”

“明智的选择。”乌利亚说。

“真是一群疯子。”玛西亚抱怨道,“他们这麽做,难道不怕哪一天自己的孩子也遭受这些吗?”

“他们不会的。”埃斐说,“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当一个人意识到某件事有极大可能对自己有利,而代价只是牺牲别人时,往往会表现得异常慷慨——直到他们发现自己沦为了那个‘别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为迦南人的城市, 提尔和西顿离得并不远,两座城市留给人的印象却是天差地别的。

诚然,西顿也是富裕的国家——迦南人是天生的商人, 驾驶着他们的商船在地中海内无往不利, 西顿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和提尔相比,仍显得逊色。

提尔依海而建,有着整个迦南海岸最大的船港, 大大小小满载香料与香柏木的商船鳞次栉比地停留在附近海域, 等候着驶入港口。有诗人曾言,“任何一艘行驶于地中海的船都会在这里停留,如同满坠的果实,悬挂在名为‘提尔’的葡萄藤上”。

以王宫为中心, 海陆方向各有一道宏伟的正门,城墙高三十丈, 陆门两侧的墙壁上雕刻着两名巨人战士,用自己的肩膀顶起两侧的箭塔, 他们一名拿长矛, 一名拿战锤,等骆驼靠近, 便能看到系住战裙的腰带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箭孔,卫兵们巡视的身影在垛堞间忽隐忽现, 被鏽蚀的青铜门闩在阳光下泛出粗粝的绿光。

走入城门后,是一条用石板铺就的宽阔大道。为了更有效地运输和交易商品, 提尔在靠近城市中心的地方开辟了一处集市, 用白色的大理岩砌成墙壁,开有二十二道门, 代表着迦南人创造的二十二个字母。墙壁上绘制着彩色的壁画,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涂料已经褪色、剥落,但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上面记录了迦南人前往各地经商所得的各种见闻:坐在树梢上弹奏里拉琴,脚下停着一头野牛的迈锡尼人;手持长矛、穿着青铜铠甲的赫梯人;穿着皮毛战裙,系着青铜腰带,腰带上挂着长剑与匕首的非利士人;步伐轻快,在太阳下驱赶着山羊的以色列人;头戴金冠,画着孔雀绿色的眼线,带着鹰和黑犬的埃及人……

当壁画过半时,她及时捂住了塔玛和所罗门的眼睛,因为上面画着男人和女人在神明的见证下行生育礼的过程。

尽管埃斐认为孩子们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段接受性方面的教育,但这不代表她可以任由他们跟一群看热闹的路人在大街上观摩墙壁上的男女如何交欢。

当商队路径集市时,连一向冷静的所罗门都不得不发出感叹——肉眼可见之处都是用白色亚麻布搭成的帐篷,帐篷边挂着色彩绚丽的锦织,以紫色——一种只有迦南人才懂得提炼的染料颜色——最为引人注目,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孩蹲在帐篷边,用牛角梳为动物的皮草清理杂毛。

地上摆着造型各异的陶俑、玻璃和象牙制品,还有用铜和黄金制成的餐具,旁边堆放着的巨大陶罐里盛满了提尔本地特産的葡萄酒和橄榄油,穿着各种民族服饰的商贩们高声谈笑,仿佛自己身处世界的正中心。

“只要你见识过了提尔,往后你所见到的任何一座城市都将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这句话真是一点没错。”这句话并不纯粹是乌利亚自己的感慨,也是阿比巴尔王时常挂在嘴边的自夸,但是不得不承认,除去提尔人那在她看来漏洞百出的商业法和一向为她所憎恶的奴隶贸易,提尔几乎就是一座理想中的城市:商业上生机勃勃,文明上兼容并包,民衆们充满活力。

“猊下。”塔玛问,“为什麽迦南人能找到那麽多彩色的水晶呢?因为他们有石英矿吗?”

“那是玻璃。”埃斐解释道,“并不是什麽很难的技术,如果你有兴趣的话,等我们安定下来,我可以教你怎麽用石英砂制作玻璃球。”

乌利亚叹了口气:“猊下,您刚刚轻描淡写说‘不是很难的技术’可是让迦南人发了一笔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