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赵意清一堆加速肥料催熟。
村里无论男女老少,拿着纺锤纺线的时候,脸上都喜气洋洋。
知道纺的这些线要去给大家做成衣服,大家纺线的时候干活加倍细心了。
这边纺着线,那边已经那到一些纺好的线开始织布了。
严婆婆为首,带着村里手巧的媳妇闺女,坐在织机前面。
织机的体积不算大,有个木头的框架。一端有机头,也叫做线柱子,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用来放经线的。
机头的两侧有翅,可以用手拨动控制,让机头转动。机头的前面还安装着梳理的框架,通过上方的横木棒来控制下面的线刷。
这两个线刷就叫做“缯”,与机头等宽。
缯的下方有绳子,连接着两个踏板,严婆婆她们坐在织机前面,轮流用脚蹬下踏板,两个缯便会分出高下,带着穿过缯的经线,连带着也分成了两层。
经线绷在织机上面,有个倾斜的角度,方便动作。
她们手上也在动作着,手里拿着梭子,梭子里有纬线,让一手穿过经线递过去梭子,另一手接住梭子,再推动机杼挤压纬线,使其变得紧实。
就这样一梭又一梭地,逐渐织出来长长的布匹。
经天纬地这种词语,也是出自于此,有把天地当做布匹来编织规划的才能,何其壮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