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后来,内阁仍然警惕长公主母子两人的动静,就等着秦陌袭爵之后,开口提出重振玄策军的事。

他们连反对的措辞都想好了几大篇幅。

秦陌却什麽都没提,身上覆着赫赫军功,不趁热打铁,反而愈发沉寂起来。

洛川王自袭爵后,一直拖延着没接下李乾给的重要军职,只道经此一战,大周元气受损,当务之急是兴百业充实国库,千里迢迢跑到了西边丝绸之路上去剿沙匪,给商路保驾护航。

他跑的又远又偏,内阁人见的少了,自然心里松懈下来。

转眼,不过半年,西部边防盯着他动向的内阁眼线,却传来了洛川王庇护商路,遇到一支突厥军队袭击邻边小国的消息。

他在出手帮助的过程中,发现对方领队的是颉利禄的次子,即刻从路过援助变成了主动伏击,直接把人给擒了,派使臣去同颉利禄说拿城池换人。

结果遭到对方婉拒,只想拿钱换人。秦陌连禀都不禀报长安,二话不说,一刀就砍下了那次子的头颅,就这麽给颉利禄送了回去。

“连座城池都不值的头颅,在不在头上都没什麽关系。”

秦陌料得不错,颉利禄悲痛欲绝,却也没兵戎相见。

两方都在蛰伏,他不过是挫一挫对方的气焰。

内阁参洛川王的折子,却在御书房叠了高高一摞。道道都在斥他刚愎自负,恣意妄为,鲁莽武断,不羁不驯,视皇权于无睹。

李乾即刻下令召他回京。

斥候快马加鞭将密令递到秦陌眼前时,他刚好驰马来到了大周与天方国的边界处。

自洛川王来到西部,除了每日追在沙匪屁股后面撵,貌似一直都找寻什麽人。

这几日,似是终于有了什麽蛛丝马迹。

京城的急召却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