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带。我娘说太重了,我提不动。就留在府城给幽幽了。”回想原主的过往,林晚嫣仔细回道。
“幽幽才多大?比你小好几岁呢!你的衣裳留给她穿?亏你娘说得出口。她是不是也没给你留银钱?”撇撇嘴,林老太太对一向离得老远的大儿媳亦谈不上多麽的满意。
也就林晚嫣回来后,林老太太阴差阳错的听到了她的心声。又因着家里接二连三的事情,改变了林老太太对林晚嫣的印象。不然林晚嫣现下在老林家,可没有这般省心的好日子过。
原书里的原主,可不就是一直默默无闻、郁郁寡欢的存在。远离了一直亲近的爹娘和弟妹,又处处跟老林家这些不甚熟悉的亲人格格不入。虽说没有刻意的排挤和欺负,但实实在在的疏离和冷落却是有的。
加之原主的性子比较敏感,又不擅长积极应对,就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伤心。留在老林家的日子,自然而然就越来越煎熬。
林晚嫣抿抿嘴,倒是没有刻意遮掩:“路上的盘缠还是有的。”
“我就知道。”林老太太嗤笑一声,语气越发的不中听,“都说穷家富路,更别说你还是一个小小的姑娘家。她到底是怎麽放心让你一个人回来林家村的?这麽远的路程,万一出点什麽事儿,她担得起责任吗她?”
“还有你爹也是个不靠谱的,关键时刻根本顶不上用处。他自己一直在外赶考,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兇险?怎麽就没有多劝劝你娘,把你留在府城?府城的日子再怎麽说,也比咱们林家村好。让你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回来林家村,不就是成心让你吃苦受罪?他是有多缺这点银钱,自己的亲闺女都不想养的?”林老太太早先对林向东这个长子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林向东好学,也肯吃苦,科考之路虽然不是特别的顺畅,但也辛辛苦苦坚持到了现在。足可见其过人的毅力,以及勇往向上的决心。
说心里话,林向东能够考中秀才,林老太太已然很是惊喜,也特别的知足。
最开始林老太太还生过心思,让林向东就此止步,不用再费劲儿往上考了。毕竟越往上越难,加之需要的银钱也越发的多。
老林家到底不是多麽富贵的人家,怕是不一定能支付得起更多的银钱……
但她这个话头才刚起,就被林晚嫣的娘给接了过去。
林家这位出身夫子之家的大儿媳,一开口就是以后林向东的科考银钱,不需要老林家帮忙,她娘家自能供得起。
当时就把林老太太给噎的啊,直接下不来台不说,还遭到了林向东不敢置信中又带着伤心难过的质疑眼神。
毫不夸张的说,那一刻林老太太是有些伤心的。不是沖着林家大儿媳,而是沖着林向东。
林家一共五兄弟,并不是说林向东最聪慧,才挑选的他去读书识字。真要说起来,老四林向北丝毫不比林向东差。就说老五林向中,也是有些机灵劲儿的。
但为何偏偏就是林向东去读书识字了?还不就是因着林向东占了个“长”字。
因为是长子、因为是长兄,林向东天然具有优势,靠着下面四个弟弟从小到大辛辛苦苦的帮衬一路考到了秀才。
这些年来,林向东读书识字辛苦,他们这些供养出银钱的家人难道就不辛苦吗?
然而,林向东似乎什麽也没有看到。或者说,他其实什麽都知道,只不过不想在意罢了。
反正从那一日开始,林老太太就不再心心念念的惦记林向东每年携妻带女的回来老林家了。哪怕逢年过节的时候,林家大儿媳动辄就拿孩子还小、路上不方便为借口,不愿意赶回来,林老太太也都忍了。
到底是成了家,跟往日里不一样了。又山高皇帝远的,林老太太没本事追到府城去闹腾,索性就只当眼不见为净了。
林晚嫣看过原着,也q翻看过原身的记忆,对林向东夫妻的一些举动确实有些无语。
此刻听林老太太对他们不满,林晚嫣也没帮着辩解,只讨好的笑了笑:“我就更喜欢跟奶住一块儿。”
“所以才说你这丫头笨,不知好歹,过不来好日子。”林老太太没好气的白了林晚嫣一眼,懒得多提林向东夫妻两人,直接指了指不远处的桃色布料,“买那块回去!”
“都买,我有银钱,我给。”林晚嫣说着就拍了拍自己的荷包。
“你的银钱你自己留着,乱花什麽?”林老太太对林晚嫣是真心维护的,自然看不得林晚嫣出银钱,“奶带银钱了。奶给你买。”
“娘,给我也买呗……”林向中见缝插针的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