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为了“不合口味”的吃食,军队都能哗变。

这北疆的军队早该好好管理一下了!

其二便是“吕良事件”了。

太子的做法看起来“过激”,其实是在敲山震虎。若是不“枪打这个出头鸟”,有些人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得寸进尺!

谢彦感叹太子成长的同时,心中叹息,今日这朝堂之上,竟没一个人站出来为太子说一句话!

顾澜倒是跟太子站一边的,但顾澜的名声实在不好,他若是站出来为太子说话,只会是适得其反。

谢彦本人也是站在太子一边的,他本就是这场官司的“风口浪尖”之人,站出来说任何话,只会让太子更难做。

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太子的困难。

殿试那天,他跟太子曾经在假山后的“听梅亭”中见过一面。

他记得,那天太子跟他说过,如今是内阁和掌印太监把持着朝政……

谢彦摇了摇头,太子想要拿回“说话权”,的确需要“铁血手腕”啊。

谢彦来到了谢家宅院,已过午时。

吃完饭后,他便在院子里溜达消食。

六月初的大周京城,气温日渐上升。

谢彦在院子里走了一圈,便被阳光晒的晕乎乎的,只得回到了檐廊上,沿着檐廊踱步。

他已经安排好了科兴园的科研工作。

他决定留在京城跟太子一同面对困难。

自从太子监国以来,都是逢单号上朝。

今日是六月初五,到六月初七才会再次上朝。

“过几天吧,过几天再去找太子?”谢彦一边踱步,一边喃喃自语。

太子已经跟太子妃假装圆房了,一切都顺了周文帝的意思,那麽“从理论上来说”,太子应该是自由了吧?

谢彦心中猜测着。

不管自不自由,如今太子监国,朝臣找太子单独商议朝政大事,总是可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