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云林县除了县令家便是典史家最有势力,来拜年的人本就很多,加上这些“艺人”的热闹,有种门庭若市的感觉。
谢彦只看了一会儿便缩到自己的房间里,关了门窗看书了。
过了正月,二月便县试了。
赵学正亲自安排了本县的一个癝生为他保结,还在天字班亲自挑选了另外四个品学兼优的学子跟谢彦一起相互保结。
赵学正对谢彦的事亲力亲为,为的就是让“这棵好苗子”万无一失。
谢彦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云空间翻了一会儿四书。
县试有五场,每日一场,连考五天。
第一场也叫“正场”,最为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场考试,第一场考好了,基本能够决定是否能应府试了。
第一场考的範围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和诗文的写法都有一定格式和字数限制。(注1)
于他而言,四书文是随便考的,难点在于五言六韵试贴诗。
五言便是“五字一句”,六韵是指十二句的排律,有六个韵角,分别是:珠、符、无、枢、殊。(注2)
赵学正见他的弱点在五言六韵的试帖诗,每天特地为他“开小竈”,出个题目让谢彦作诗……
他知道谢彦过目不忘,便送给谢彦一本《五言六韵诗文大全》,里面收集的都是名家的诗文,还有一些是历年科举的名篇。
过了正月初五财神节,县学的学堂便开始上课了。
秦路的面色和嘴唇都是苍白的,一看便知道“疾病”还未恢複。他虚弱的走路都得用根拐杖扶着,但还是坚持接送谢彦上下学了。
他俩过的小心翼翼,只要进入口中的东西必须用雪亮的银针试探了不发黑,还得别人或者动物吃过无事后,才敢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