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便有人开口询问:“慧通大师,您为何要突然离去?可是因为之前咱们这里有人做错事,冒犯了您们?”
柔嘉微微一笑,撇了那人一眼,谢谢你,还“您”后面加了个“们”。
第 38 章
柔嘉但笑不语, 也顺势把目光投向了胤禛,想看他怎麽说。这人一句简单问话,倒是瞬间把事情摊在了明面上来讲, 不过,做事亏心的人,从来不是柔嘉和胤禛, 所以他们心里对商队这些人, 倒没有半分愧疚。
他们决定离开西秦县后, 只是把之前给予商队的各种“补助资金”停掉了, 并没有追究他们任何的过错,已经是十足的宽仁大度了。
柔嘉虽然没有插手商队经营的事务, 但她心里自有一杆子称。近半年来,她每日撒出去的符篆, 换回来的数十上百万银子,她自己可是半两银子都不曾私藏,全部交给胤禛支配, 用以救济难民了。
不说其他,单说那麽多的银子,给朝廷用来救济水灾都是足够的。
商队的人走南走北倒卖货物,赚的银子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去个郡县购买粮草物资运回西秦县, 花的银子大多都是柔嘉和胤禛给的。
不说柔嘉和胤禛对这些人有救助之恩, 单只论他们这几个月给商队的银钱数量,柔嘉自认他们对商队里的人,已经仁至义尽了。
幸而, 这商队里的人并非各个都是不知感恩的白眼狼,还是有一部分是仁义之辈。
柔嘉和胤禛今天特意过来, 就是为了亲自挑选十几人,明后日随他们一起出发,去受雪灾影响严重的郡县赈济灾民。
当然,商队里的人并非柔嘉和胤禛的奴仆,勉强可以算作他们的属下,一切选择都是遵从个人意愿。
柔嘉和胤禛从没有强人所难的意思,这些人是追求安稳,想要继续留在西秦县,还是愿意跟随他们二人去做善事,他们并不干涉。
胤禛一贯稳得住,板着一张脸往那儿一坐,神情冷淡,目光平静,叫人轻易瞧不出他心里所想。
只见他擡眼瞥向说话的人,不疾不徐地说道:“施主多虑了,贫僧既是方外之人,就不会心存仇恨。”
能一笑忍之的小错误、小过节,他自然无需多加理会。若是触他底线、让他无法一笑置之的人,他自然需得趁早出手,解了心中之气,免得以后回想起来心里憋闷。
柔嘉微不可见地扬了扬眉,心下觉得好笑,胤禛大多时候是个挺宽和的人,可偶尔,也特别小心眼。他记仇的本领,柔嘉都自叹不如。
胤禛环视一周,视线缓缓掠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仿佛与每个人都短暂对视过一眼般。有的人对着胤禛扬起恭敬的笑容,有的人则心虚的撇开目光,只有极个别,眼睛里深藏着贪婪和跃跃欲试。
“阿弥陀佛!”
胤禛微微垂头又念了声佛号,开口就是一本正经的装高僧:“缘聚缘散终有时,贫僧离开西秦县的时机已至。这几t月来,还要多谢诸位施主,不辞艰辛劳苦,助贫僧救助万千灾民。”
胤禛内里是个刚直的性子,眼里本揉不得一粒沙子,可他亦是个赏罚分明之人。他一早就有预料,这个临时匆匆组建的商队,迟早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分散瓦解。
所以,当他一手提拔的商队小领头“背叛”他时,他虽心生怒气,却并未真的伤心。他甚至念及这些人这几个月来东西南北走商粮的苦劳,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了。
否则那几个胆敢趁着夜深人静,潜伏到李家村偷袭他和柔嘉的人,现在就不是好生生的被关押在县衙大牢里了。
听见胤禛郑重道谢,下方围坐着一排又一圈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动容,零零落落站起身来,反朝着柔嘉和胤禛道谢。
说好的审判告别大会,转眼间变成了相互间的致谢交流会,场面倒是难得一片和谐。
柔嘉微笑着端坐在首位,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衆人的谢意。她眼神扫过围坐在第一排的某几人,心里嗤笑一声:这几位,几个月前还是一无所有险些丧命的难民,如今倒是成了衣冠楚楚肥头大耳的奸商。
她垂下眼眸,长而浓密的睫毛遮住了眼里划过一抹厉色,嘴角虽微微勾着,但此刻的神情,竟莫名有几分像胤禛。
这世界,想占她便宜的恶人,当真是有些小瞧了茅山道士的因果报应术。他们从她这里捞了多少钱财,若不把这些钱财用作做善事,以后必定付出成倍的代价。
所以柔嘉也不急,她根本不比亲自出手。每个人都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每个选择所导致的不同结果,自然该他们自己承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