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购买的十几亩良田里,都被柔嘉布置了聚灵阵,即便过了春耕时节, 也能让李家村的人补种一批粮食了。

经此一事, 胤禛对柔嘉的道术起了极大的好奇心,还隐晦地暗示过柔嘉一两次,他也想研究研究道术。

柔嘉虽然听懂了胤禛的暗示, 也看出了他的好奇,但她假装不知, 胤禛身为大清皇子,并不适合入青一派。

不必看其天资、心性,只但从身份上来看,胤禛就不适合入道教。皇室之子,注定牵涉极多,若让他习得一身精妙道术,难保他日后不会以道术害人争权夺利。

更让柔嘉不放心的,则是担心胤禛学会真正的道法道术后,有朝一日会为了大清皇室,而截取华夏大地的气运。

王朝总有衰败之时,起起落落,更叠交替,本是常事。若窃华夏大地之气运,供养大清皇室,此等篡改国运之举,柔嘉承担不起,青一派更是不能沾染这样的因果。

不过,各种各样的符篆,柔嘉倒是半点不吝啬。大力符、疾行符、五天神雷符…凡是能加速陈家村及难民救助所建设的符篆,柔嘉都是免费提供。

符篆都是有时效性,柔嘉每日能绘制的符篆也是有限的,灵气虽然无处不在,但柔嘉的精力却并非耗之不尽的。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银钱,支持胤禛救助难民的工作,柔嘉还特意开了一个售卖符篆的小铺,每日限定售出护身符、平安符、祛病消灾符等辅助性符篆。

当然,柔嘉虽然出售符篆,却定下了许多的规矩。她的符篆不能由他人代买,必须本人亲自到场,柔嘉认为有缘者,才能有资格购买。而且凡购买符篆者,不得转赠他人。

至于什麽人是有缘者,那自然就是由柔嘉看眼缘、观面相,来决定了。

她的相面蔔卦之术不算特别精通,而且青一派有规定,凡青一派弟子,不得随意给人看相改命,所以柔嘉一直不曾说过自己会相面术。

但对于前来购买符篆的人,柔嘉自然要慎重几分,护身符、平安符虽然只是普通的辅助性符篆,但关键时刻能替人挡灾去厄化解死劫,符篆出自柔嘉之手,她自然要承担一份连接着的因果。

若这些符篆被大奸大恶之徒获得,让他们在该死的时候侥幸逃过一劫,从而害了更多的人,柔嘉既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因果。

柔嘉出售符篆的消息一放出,第二日就有人赶来李家村,想重金求符。

第一批赶来李家村抢购符篆的人,自然是西秦县里消息灵通的富贵人家。就连赵县令也在其中,他还亲自带着夫人、女儿、小儿子和他的老母亲,一家五口人一起坐马车次日一大早就到了李家村。

柔嘉都有些无奈了,赵县令这人,有时候真的忒实诚。幸好西秦县只是一个小县城,还山高皇帝远的,也没有御史大人会閑来无事参他一个小小县令,否则就他这种“大张旗鼓携全家重金求符篆”的行为,恐怕难逃一顿斥责。

不过赵县令此举,倒是方便了柔嘉。

西秦县里有些富商,兜里银子没多少,架子倒是端得颇高。柔嘉都放出话了,想买符篆者,必须本人亲自过来,他们还敢派家丁过来,真是让她有些恼火。

柔嘉连胤禛的臭脾气都不惯着,还能惯着几个富商的高架子?别做梦了!凡事第一次派家丁来求符篆的人,即便他之后本人前来,也甭想再买到柔嘉的符篆!

她又不是那种卖假符的江湖骗子,她的符篆都是真正有效用的好东西,即便搁在她原本的世界,也是千金难求。

要不想在大庆“劫富济贫”,让胤禛能帮更多的逃荒、逃灾而来的难民,她才不会以金钱来衡量自己的符篆呢!

青一派第二十七代嫡传二弟子,为了银子竟然主动售卖符篆,这行为,一听就挺掉价!

若非符篆换银子能救助、帮助更多的难民和百姓,是一家行善积德的大好事,还能赚更多的积分,柔嘉才不会如此行事呢!

她能拒绝教胤禛道术道法,还能婉拒李村长小孙子拜师,可见对青一派的派规,她内心深处是十分坚持且遵守。

她在大庆这个历练世界,只待一年,时间太短,不足以教导弟子,她自然不会收徒弟。

有了柔嘉的符篆辅助和金钱支持,胤禛救助难民的行动堪称“声势浩大、大刀阔斧”!

他不仅以李家村新址为据点,圈了两座小荒山搞了个超级大的难民救助点,还把隔壁的刘家村和王家村也拉拢了过来,每天都有五六百人帮他“建城”。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