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他在越襄跟前,倒也不掩饰对折桂的关注,但也懂得适可而止,没有多看。倒是折桂,完全视若无睹的模样,这会儿总不好表现出什麽来,越襄瞧见了也只在心里暗笑。

她想过折桂的事。但现在这时候还离不得折桂。

况且折桂还没有到年纪,越襄也不放心就这麽将折桂放出去,对于这个元生,越襄还是要再多看看才能决定的。

关于折桂和鹊枝的父母还有家里人,越襄也计划就在这一二年,将他们都从越府接出来,脱离越府的掌控,真正将他们变成太后娘娘的人。

元生知道他这样的身份见太后娘娘不容易,折桂也嘱咐过他,不能在宫中耽搁太久,因此在给越襄行礼过后,元生直接便说道:“娘娘。”

元生说:“小的在柳州,是沈掌印的人在教导小的和身边的人。”

“他们因为沈掌印的吩咐极其用心。只是小的始终不忘娘娘先前的嘱咐,既就近接触到了他们,小的也知道了很多的事情,能回京后,小的想,还是应当将这些事告诉娘娘的。”

越襄道:“你说。”

元生这才道:“娘娘,柳州之地,乃至大周的南边与北边,看似是世家大族的纷争,还有世家与朝廷的纷争,更有百姓们的民怨民愤民变,但实际上,这些应都和沈掌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的发现,沈掌印所图不小。柳州之地,哪怕是梁家,也当有沈掌印的人在其中操控。今次这样因为清查丈量土地闹出来的沖突与矛盾,可能就是沈掌印背后操控主使的。”

元生呈上一本小册子,不是那麽厚,但叫折桂送到跟前来后,原来都是元生自己写的。

记录着这段时日元生在沈闫的人身边听到的些许零星话语。

某年某地某时,谁谁谁说了些什麽。

沈闫的人已经知道他们的底细,自然也是沈闫的吩咐,没有将他们当做外人。所以元生知道了很多事,但他还记得太后娘娘的嘱托,自然是一心一意向着越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