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公的奏请传开,朝中关于漠北战事的讨论也分为几拨。
主战派认为突厥狼子野心,平日里频繁骚扰漠北,以至北疆向来不太平,必得主动迎战予以痛击,以战止戈;主和派则认为十几年前圣人刚登基时,已经掀起与突厥大战,那一战大伤元气,可说是惨胜,如今休养生息十几载,方恢複往日繁华,怎好再次掀起战火?自当能求和便求和。
衆臣子讨论不休,主战派主和派互不相让,吵到激动处,有人口不择言。
“十六年前,尚是世子的赵国公擅自出兵迎战,以至突厥险些攻至长安,酿成大祸!如今尔等又要信他所言,重现往日之祸耶?”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纷纷看向高居上首的李玄照。
赵国公郑陵乃是元昭皇后的外家舅舅,太子的舅外祖父。
十六年前圣人方登基,朝堂不稳,突厥骤然寇边。
彼时尚是赵国公世子的郑陵未得圣人敕令便擅自出兵迎战,以至战事扩大,战火一直蔓延至太原府,直逼长安。
圣人惶恐,以郑陵不尊圣令图谋不轨,老赵国公教子无方包庇谋反为名,夺赵国公爵位,抄家下狱,并下令绑郑陵于阵前,向突厥求和。
老赵国公由此怒极攻心,得知消息后竟当场吐血而亡。
朝中不少人为赵国公府求情,却统统被圣人抄家下狱流放,圣人铁了心以赵国公府为投名状,向突厥求和。
元昭皇后幼年丧母,自幼长于外家,自来与外家亲近。彼时她身怀有孕,即将临盆,骤然听闻外祖父惨死,舅舅要被献于敌营,一时大受打击,脱簪素衣跪于殿前,祈求圣人宽恕赵国公府。
圣人连求情的官员都统统抄家下狱,怎会因元昭皇后而更改心意?
元昭皇后跪地三日,泣血哀求,未求得圣人回心转意,反而惊怒之下引发小産血崩,一尸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