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此时,四人对皇后见礼。

尚同大师也望了两眼,忽的瞳孔一缩。然后心下一叹。

皇帝之前见过这四人,然而尚同大师是第一次见,便问道:“陛下,他们是?”

皇帝答道:“此四人,乃国子监的两位魁首与崇文书院的两位魁首。皆身负才华。”最后一句是皇帝为了自己女儿加上去的。

尚同大师:“国子监与崇文书院同为我朝第一书院,人才衆多也不奇怪。是陛下之福啊。”

皇帝爱听这些话,见两个少年都长的出色,日后未必不能留给他心爱的太子用,于是手一指曹宣与裴熹:“大师素有谋断测算之能,可算得到他们?”

尚同大师直言不讳:“此二子有子房之谋,孔明之能,日后必成一朝肱骨。”

“一朝肱骨……”皇帝将这四个字在口中念了一遍,“委实是很高的评价,看来大师对他们很欣赏啊。不过大师所说也不错,左边那位是河东裴氏嫡长孙,右边那位则是一地解元,据说有望蟾宫折桂。”

虽说皇帝出于某些不好说的原因,也不是很喜欢裴氏,但不得不承认,裴家就是出人才。

在皇帝看来,裴熹这样的家世,就是天资再差的,也能有好前程。而大师说的“子房之谋”“孔明之能”,委实太过了些。

他精心教养的太子,尚且没能从大师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呢。

尚同大师忽然一笑:“陛下莫非以为尚同早知此二子家世?我并非虚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1。即便他们生于村野之地,也有匡扶社稷之才。”

陛下怎麽不明白呢,英才是压不住的,无论如何,这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