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原本他不忍心碰她,是因为她那时实在胆小,怕是一点磕着碰着都能将人吓哭。

可如今她不再害怕,他却还苦哈哈忍着,每每想起这件事,皇帝都觉得自己像是昏了头一样。

他是帝王,他容忍,只因为他想尝到忍耐过后的餍足。

此刻骤然被激起斗志,倒令他又多了几分耐心。

立夏时分,宫中衆人的衣衫都清减了一层。

淑嫔的一双儿女已经学会爬行了,正是最可爱的时候,桑夏日日去瞧,连带着皇帝也时不时来看上一眼。

他膝下虽有几个孩子,但他从未见过孩子一日日长成的模样。

朝中事务繁忙,对皇帝来说。两个皇子,并三个公主,都是生下来之后,一眨眼就到牙牙学语,会走路的年纪。

亲眼见到一个孩子从襁褓中熟睡的婴儿长大的感觉是不同的。

不知不觉,他就对淑嫔的孩子上心许多。

清明祭祖时,他甚至会主动向皇后提及此事:“龙凤呈祥,乃是吉兆。朕想着,祭祖时让珩儿和瑜儿也拜一拜。”

淑嫔的一对儿女,三皇子名为知珩,取自“君子如珩,温润而泽”,四公主名为知瑜,取自“嘉言懿行,怀景握瑜”。

皇后点头应下,提起另外两个皇子:“那大皇子和二皇子……”

皇帝皱了皱眉:“孩子多了怕是吵闹。”

皇后微微一顿,明白他的言下之意,可她身为皇后,这时候便要劝解陛下:“陛下,有奶娘看着,大皇子与二皇子如今也懂事了,还是一并带上,总不好厚此薄彼。”

皇帝确实不可明晃晃表现出自己的偏心,闻言无可无不可地应下,全权由皇后做主。

祭祖要前往清河行宫,既然要带上龙凤胎,淑嫔作为生母自然要跟过去,桑夏原也想跟着,只是不巧临行前她受了风寒,两三天也不见好,皇帝念她体弱,不忍她舟车劳顿,只好将她留在宫中。

走之前,他还含情脉脉地叮嘱桑夏,他不在的时候要小心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