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平民,又怎麽能有读书的机会。多数是男耕女织,祖祖代代皆如此。
大街上的孩童们不约而同地在黄昏时候回了家,有些勤快的口中还念着三字经。
提到这个,何姥姥脸上的愧疚一扫而过。她毫不吝啬地赞扬道,“自然有!这亦是辛公子命人修建!
咱们桃花村虽说地杰人灵,但祖祖辈辈皆是耕田为生。辛公子便是知道这一点,这才修建学堂,想着日后咱们桃花村的娃娃能走出去!”
如若桃花村当真能有孩童中举,辛公子功劳最大。
寒夜降临,苍穹宛若一块巨大的黑幕一般,唯有冷星子在闪烁着。
天色不早,何姥姥又叮嘱了几句话以后,便告别宋清纭。
秋凝堂的陈设依旧,宋清纭的行囊也不多。很快便将东西收拾的差不多,劳累了一天,躺在床上,只听到微风敲打窗棂的声响。
她躺在船上,想起何姥姥的话,对着辛公子更是好奇起来。
时隔多年,他会在何处呢?想来也定然娶妻生子了吧?
思及此,浑身的疲倦忽而烟消云散。她缓缓点燃烛台,灯火通明。她将放在包袱中的鸾尾铃铛拿了出来。
微黄灯芒下,鸾尾铃铛浑身润泽。宋清纭望着鸾尾铃铛,唇角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如今,她已然回到了桃花村。往事皆已放下,她取来桃花丝线,将其中一头系在鸾尾铃铛中,而另一头则系在窗牖上。
……
翌日清晨,天空刚刚吐露鱼肚白,宋清纭是被孩童的说话声给吵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