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亚梅尼去了园区的程閑那一刻突然感受了什麽叫“人生的参差”。果然天赋决定了人的做事效率······
想到这里,程閑长长叹了一声,奋笔疾书把招工事项写完后带着去了香皂工坊。
今天才报名第一天,截止目前,已经有十几个人报名了——相较阿斯旺,王都的老员工们果然还是更大胆些。
程閑走过去,将招工啓事递给了阿克斯。
阿克斯接过,三两眼就看完了,笑道:“还以为您会和以前一样,从优秀员工里提拔人上来做管事。”
对此程閑也很无奈:“一直局限在工坊这些人里选,圈子太小了。管事和普通员工终究是两码事,做员工只需要勤勤恳恳就好,做管事麽,还需要一点天赋的。”
一如程閑早先预料,这次扶持计划一出来,最先报名的就是阿克斯新提拔上来的那几名管事。如果没有意外,这几人肯定是都能通过筛选的。这样一来,管理人员的空缺就是当务之急了。
程閑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重新招一波人进来,正好普通员工也要招聘。到时候给这些新员工1个月的适应期,1个月后,她要效仿阿斯旺矿山管理人员的选拔方式,用笔试+面试来选拔新的香皂工坊管事。
“园区那边已经在建造了,估摸着也要两三个月才能完工,这样正好,你们先帮我把人招了,把新的管事选出来,然后你们再一边交接工作一边进行新办工坊的培训。”程閑再次拿出一叠材料交给阿克斯,让他们轮流查看。
这一叠材料是程閑这些日子陆陆续续整理的开办工坊的培训课程初稿。
既然要扶持这些合伙人,那肯定不能只是给钱给地就够了,关键是要授之以渔,要教会他们开办工坊有哪些注意事项,员工怎麽选,怎麽管,账务怎麽看,産品规划怎麽做,市场营销怎麽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为此程閑整理了足足200多页的课件教案,目前初步规划是50节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筛选出来的合伙人全部参与“结业考试”,考试成功才能真的签署合伙条款。
这些课件内容,部分源于程閑在20世纪的学习见闻,部分源于在阿斯旺的实践总结。像这次王都的园区,从规划到落地,程閑也一直笔耕不辍地在记录,甚至等以后这些合伙人走上正轨,回收股份,她也还是会持续记录,然后整理成册,刊印发行。她要用他们的成功沉澱出可複制的优秀模板,让埃及哪怕没有自己这个掌舵人,也依然可以走出自己的王者之路。
流浪诗人
程閑将教案初稿分发给阿克斯他们之后就直接闭关了。
这份初稿她给了好几个人,除了阿克斯他们,亚梅尼也有一份,甚至埃米尔和陛下那边都送了一份,并且委婉叮嘱,最好能在3天内给一个反馈,哪怕是零星片语也好。
收到课件初稿的几人都表现出高度兴趣。
说真的,这种时代环境,大家有什麽好处都恨不得自己藏起来独占,像程閑这麽大方分享的,还是第一个。尤其她还做成了这麽细致的课件,里面分享的每个案例,每个小故事,都十分发人深省。有些手段是程閑使用过的,有些是闻所未闻的。当然,对于闻所未闻的那些,程閑也详细阐述了适用背景。尽量让这些内容“本土化”。
不论立场和私心,单凭这一点,大家都忍不住由衷的对这个年仅20的女人表示敬意。所以,在给反馈这件事上,他们不约而同的非常高效。
这些反馈帮助程閑补充了一些视角。陛下,埃米尔更多看的是大局,是自上而下的视角,亚梅尼反馈的更多是人心和连锁反应,阿克斯一如既往表现出对营销的敏锐嗅觉,其他人则补充了一些底层视角。
这本书修改花了程閑足有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后,她终于出关,带着新的印刷版本去给各处送去,让他们进行二轮阅读。
此时,工坊的招聘也告一段落,所有新员工正在紧张的“试用培训期”。
这一次招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轰动。
倒不是说条件开得有多好,而是招聘的起因太招蜂引蝶了。
之前阿斯旺的扶持政策传到王都时就足足占据了一个月的话题热点。这一次,香皂工坊的招聘原因居然是因为同一个政策!这一下子简直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几乎全城的平民百姓都挤到了工坊大门想要报名。每个人都做着同样一个梦——说不定下一个被扶持的就是自己呢!
尽管阿克斯一干管事再三强调也没让这些人的热情消退半点,无奈的他们只能先搞了一个“入职申请表”和面试考核,多花了两天时间才确定这一波的人选。不过流程虽然耗时了一些,但是选进来的人确实比之前质量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