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娘家那边要送来诸多贵女,想必她这个女儿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董鄂福晋后悔自己没有从一开始就认定皇贵妃,至少在她生下一个有残疾的儿子后,处境会比现在好多吧。
当今之计,最好是带着儿子在宫中默默无闻活下去,不沾染家族、宫中事,皇上虽然没有表现出对儿子的厌恶,可只怕怒火都憋在心里,她生下福全后,再无得宠的机会了,她们母子俩只能低调。
董鄂氏识时务地立刻断了跟母家的联系,不给他们机会利用自己这层关系将族中女子送进宫来,让她们进宫,她处境只会更艰难。
宫外,董鄂夫人脸色都变了,“女儿生下来的孩子眼睛……”后面的话她不敢说出来,只觉得心里一片悲凉,董鄂一族好不容易盼来的皇子,竟是个残缺的。
只是这样更加坚定她将族人送进宫的心思了,生下有眼疾的福全,女儿已经没法得宠了,后宫最得意的妃子还是皇贵妃,就算将来皇太后又扶持蒙古贵女上位,在皇上心里,谁都比不过皇贵妃,在其他族人觉得郭络罗氏成为皇帝妃子后,兴许能给董鄂一族带来天大利处不同,她只觉得皇贵妃越是坐上高位,就越有能力报复董鄂一族。
谁叫郭络罗氏以前的主母是她亲姐姐,亲姐已经怕到足不出户了,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自己当年对郭络罗氏母女俩做了什么。
折辱郭络罗氏、让她们母女强行分离都还只是小事,她亲姐当年差点就将郭络罗氏折腾死了,只是郭络罗氏命硬,逃过这一劫,还让她借此机会博得皇上怜惜,从此成为高高在上的贤妃。
所以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管皇贵妃在宫中继续得势,就连董鄂·巴度那个只会流连女色的家伙都怕了,郭络罗氏隐忍多年,能不顾自身名声、以断了后路的方式勾引皇上,可见心思深沉。
“既然女儿不愿,就找上皇太后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继后一日未进宫,皇太后必然怕郭络罗氏得势,找来几个满洲贵女分薄皇贵妃宠爱,想必乐意之极。
董鄂夫人不怨自己女儿不搭把手,女儿生下皇子后在宫中处境已是不易,切断跟娘家的联系对谁都好,而且少了女儿那层关系引导,皇上在看到族人时,不会第一时间想起女儿,从而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