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是有一些的,但能打的应该不多。”

满人入关也有两三代人了,靠着铁杆庄稼过日子,愿意让后代吃苦习武的不多了。

康熙看过去,佟国维低下了头。

康熙苦笑:“你在家养病,朝堂之上的事你也知道吧。”

“这两日京城闹腾得厉害,臣也听了几句闲话。”

“海军呐,老四、老九几个真敢想。咱们满人里,能打仗的都在北疆驻守,哪里腾得出手来管沿海。”

可汉臣不让步,他也不能说不管,只能先拖着吧。

“你认为海军该如何?”

佟国维道:“朝廷若是暂时腾不开手,不如把水师挪到沿海一带,也能顶些事。”

康熙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他道:“你还记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

“臣记得,郑成功父子极为擅长海战,听闻崇祯六年荷兰人为了迫使大明开放贸易,不宣而战,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在澎湖、金门两次大战中打得荷兰人节节败退,大明内部危若累卵之时,郑芝龙还能荡平倭寇、消灭海盗、击退洋人,取得制海权,掌控对外贸易主动权,十分厉害。”

是啊,这样一个能人,降清后被杀,现在想来,有些可惜了。

“皇上不用觉得可惜,郑芝龙海盗出身,又极其热衷海洋贸易,当惯了海上霸主,就算他降了,日后会不会反叛也难说。”

“咱们大清,如若能出一两个郑芝龙这样擅海战的将领,朕也不用如此发愁。”

对此,佟国维也无言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