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弹棉花的铺子开张时,她娘就被招进去做活了。
后来暖棉计划结束,棉花铺子暂时转成了织补的铺子,专给军队以及城中劳动力做事。
她娘手艺极好,成了一个带小队的头目,和她爹一样能拿四张票,偶尔活多的时候还有额外补助。
芦花家有两个孩子,在她上面还有个哥。
她哥没什么特别的长处,但却很能吃苦,勤恳踏实,前阵子也进了打井的队伍做工,每天能挣三张票。
如今,又有了芦花。她是最出息的,刚进福利铺就能拿四张票,后面通过考核还会再涨。
这一家子人每天能有十几张票的收入,附近没有谁家比她们过得更好。
因为之前挨过饿,芦花一家每日都会雷打不动地换一些方便面存着,反正主事们说了,这东西能放。
无论是应急还是改善伙食都是不错的选择。
剩下的票,攒出来换别的家当也不是难事,偶尔还能换块火锅开开荤,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滋润。
作为福利铺的店员,芦花换东西也很方便。
冬天一过,汤婆子暂时不需要。但新款剪刀一上架,她立马就换回来一把给自家亲娘使用。
芦花娘的工作就是缝补,对着新剪子赞不绝口:“以前裁块补丁需要费大劲,如今捏几下很快就能剪出来。我看这小小的剪刀里也有大学问,你也要跟着主事们好好学才是!”
芦花深以为然。
之后,她还换回了布,换了木梳木盆,家里几乎每日都有新的变化……
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上。
芦花的大哥之前订过亲,只是后来城里日子过得不好,家家都吃不上饭,亲事也一直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