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和忐忑因为,有宋秀才在,日后她们就能更好理解方仙儿的意思,读懂她的每一句投币了。
复杂则是觉得,明明是她们先和方仙儿认识的。尤其是她,还是第一个勇敢靠近方仙儿,和它打交道上供,甚至吃上首包方便面的人!
要论远近亲疏,也该是她和方仙儿最亲才对。怎么偏偏就是这个外来的秀才能听懂它的意思呢?
她们和书生,明明都是肉身凡胎,凭什么就他能独得方仙儿青眼?
是了。要说唯一的不同,就是他是一个秀才,他很能识字。
或许,单会识字都没用,就像赵郎中,原先也能识得一些字,却听不懂方仙儿说话。
多半还得像秀才那般,满腹的学问,读过许多书才够资格。
以前常听村里人说,能读书的人都是有本事的,难道说,能听懂方仙儿的话,也是宋秀才读出来的本事么?
也对,像她们这些在地里刨食的大老粗,在村里种地还好,往外走的话,完全施展不开。
远些的皇帝老儿,从来只会收书生去做官,近点的衙役县令,也不会稀罕与他们这些泥腿子说话。
更何况是方仙儿呢!
无论神仙精怪,必然是很有才华的,甚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些话就算真说给她们听了,没准也听不懂!
因为读了书的和没读过书的,交谈起来确实吃力。
就听发宗叔说,和那宋书生刚碰面时,与他说起话来,听那文绉绉的调子都很费劲。这都是经历过的事。
越想越觉得有理,枣儿心里的那股劲忽然被激出来了。
她也不怨方仙儿不和她们说话,只是在此刻无比愤恨自己没学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