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小惩大诫,趁着太后寿辰的机会把他们放回去,一来是给太后积德,二来也是减轻各地牢狱的压力。

巴蜀的清晨,阳光刚刚照亮太平县县衙的大门。

两个皂吏打着哈欠,一边闲聊一边出来开门。

“京城里太后大寿,牢里的那些犯人算是走了运了,能够提早被放出去。”

“也就是犯的事小的,你看东边那几个牢房关的重犯,大人让不让他们出去?”

“东边那几个啊……”提到那个位置,第一个说话的皂吏停住了动作,维持着哈欠打到一半的姿势,仰着头回想了片刻,然后合起了嘴,“也就那个女的能被放吧。”

剩下的另外两个都是手里沾了人命的,只有这个女人是被冤枉的。

那女子本来就遇人不淑,嫁了个醉汉,喝了酒心情一旦不顺就拿她出气。

她一声不吭,任劳任怨,还尽心竭力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

可就是入年之前,大夫给她婆婆换了张方子。

在她给婆婆喂了药之后,婆婆竟然一命呜呼,死了。

丈夫全家非得赖她,说是她杀的,还把她押送到了官府。

在升堂的时候,如果不是他们阻拦,这个可怜的女人就要被她的婆家人给活活打死了。

因为她的婆家人不依不饶,娘家也不敢跟他们对着干。

何县令没有办法,只好先将她作为嫌疑人收押进了牢里,用这种办法保护她。

“眼下有了太后寿辰,天下大赦这个理由,把她放出去,应该也可以让她丈夫那家人闭嘴了。”

“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