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听说,这郊祭是所有祭祀中最为隆重的。他们会在特定的时日、特定的开阔原野上举行。祭祀除了会用到牛羊等活物、礼之重器,还会用小童来祭天。”起风给简宜普及着。
“活人祭天?你的意思是,怀疑王军的人将小阿皮掳走,是为了这次的郊祭?”简宜听得汗毛竖立。起风点点头,并嘱咐简宜暂时不要告诉报乙,怕孩子的父亲冲动行事。
“那我的小宸会不会也被捉走,用来活祭?”简宜立马联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起风不置可否。
“不行,我们得连夜赶往中城,我得去找小宸。”简宜转身准备叫上报乙连夜赶路。
“你别急,我们这样是不可能进得了城的。中城中住的都是玄烛族人,非玄烛族人不可轻易入城,除非碰上大的活动,城外之人奉旨入城协办。所以……”起风拉住简宜分析着。
“所以,我们可以混在送酒的队伍中入城?可他们会同意吗?”
“这就得请我们的报乙出马了。”起风打起了报乙的主意。
报乙对简宜起风二人不存任何疑心,照着起风的说辞出面请求郑柕。报乙自称自己一个乡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就是想看看中城到底是什么样子,希望郑柕能带报乙等三人一起进城,并表示自己可以帮车队干些杂活。
郑柕见报乙一副实诚的模样,便答应了下来,并嘱咐几人,入城时如遇盘问,自称自己是郑氏酒坊的郑氏族人即可。
次日天还没没亮,车队便启程赶路。在晌午时分,终于赶到了中城城门口。
第9章 城门风波
因为此次的大型祭祀,可能进入中城的外城人增多,所以安排的守城王军也多了不少。
这王军守卫的锥形发髻果真如妞妞所说,像个锄头斜在头上。高大的身形、严肃的表情,满脸写着生人勿近。简宜低着头,余光扫视着守门侍卫的衣着:短袖长袍的下摆、袖口绣着怪诞的兽形纹和云雷纹,正当简宜想要仔细看看衣上的纹路时,侍卫开始检查郑氏的车队。
简宜觉得,这安检必定查的是某种传递旨意的文书亦或是特定的信物。只见郑柕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个海螺样式的器物,守卫接过来放在了耳边。片刻,守卫点了点头,便准备放行。
这是什么神奇的“证件”?千里传音?而且还具有储备声音的功能?守卫到底听到了什么?简宜大开眼界。可是,自从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虽不知是哪朝哪代,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个人神共存的时代。
“慢着,怎么还有个女人?”一位守卫注意到了队伍中唯一的女子,上前准备盘查。
“军爷,这是我家小女。此次带她同行,一是为了让她见见世面,二则也是为了让她认认来中城的路。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以后家中的酒坊还是要交到她的手中的。以后来中城送酒,还是要靠他们这些年轻人的。”郑柕挡在简宜前面为她解围。
“我记得去年你可是带着你唯一的儿子来送酒的,怎么,就过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你便多了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郑老板,你这又是耍的什么花样?”看来守卫并不好对付。
“慢着!”正当守卫要上前拦住简宜时,守门王军中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从城门上走了下来。来人和其他守卫衣着相似,只是头上戴着高帽,身前披着甲片。想必是王军中的一位军官。
这人走到简宜跟前,笑道:“我瞧姑娘手腕上的手串倒是别致,定是个稀罕物件,望姑娘保护好它。”语气郑重,眼神更是意味深长。
“放行!”军官一声令下,城门大开。
简宜看了看手腕上的手串,对于这手串和这神秘长庚之间的因缘,百思不得其解。回头看向年轻军官,他向自己点了点头。
看不透的种种,自不必着急。简宜已经感受到,有种力量在牵引着自己,走在寻子的路上。
郑柕一行人在王军侍卫的带领下,进城后向西走了好久,来到了一排屋子前。高大的石屋由切割整齐的巨大藏青色石块砌成,周围有不少侍卫把守。简宜东张西望,像是窥视着什么,郑柕小声提醒着:“别到处乱看,这里有规矩,不许外人多加窥视。”简宜赶忙低下了头。
郑柕等人按照规矩,将酒坛从马车上搬运至指定的库房内。库房中要比外面凉快许多,倒是个储物的好地方。偌大的屋子,光线仅从墙壁上的小木窗中透进来,屋子的四个角各摆着一尊石雕。简宜好奇地走近仔细瞧了瞧,是一种形似狼狗但更具气势的兽。
“这是天狗,据说将它饲养在身边可以防避凶邪之气。将祭品放在此处,由天狗净化其污秽之气,方可摆上祭台。这是祭祀的规矩。”郑柕说的头头是道。只是这里的每只天狗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