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几天生意,因为口碑不错,河对岸的村民也过桥来买早点。今天第一个屁颠屁颠跑过来的村民是定屠夫的老婆,丁婶很胖,穿着紧身健美踩脚裤,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圆规。
她走得快了,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老远就气喘吁吁报信:“玉梅,巧妹,王柳红在那边摆摊哩,你们知不知道?”
刘玉梅回答:“我们知道。”
丁婶说:“她那边粥三毛一碗呢,也是煮得田螺粥,还做了馒头,也比你们便宜一毛钱一个。”
“没关系,她卖她的,我们买我们的。”衡巧笑着回答。
摊位前的村民有点坐不住了,稀稀拉拉地走了一批,剩下一些人开始犹豫、议论。
“巧妹,你们也不要赚的太多了,听说你才做了几年生意,就赚了一辆新单车,这个利润是不是太大了?”
“就是,都是乡邻,我们图个方便,你们有点利润,不要赚得太狠了。”
第80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
衡巧回答:“各位叔伯大婶,大爷大娘,利润这一块我们打的真的很少,有一点余额是因为很多食材是通过我自己的劳动去取得的,这也要打在成本里面,毕竟我们付出了人工,至于新单车,你们也知道,我要到了我老爸一块地,一个池塘,这钱是我们卖菜卖莲子和莲藕所得,并不全部是卖粥所得。”
她停顿一下,又介绍了一下今天的两样药膳粥。
“我现在熬的粥,都是根据时令,以及最近村民们痢疾之后身体的恢复情况,针对性调配的,对身体的彻底恢复大有好处,至于价格,我这边不会调动,我只会保证品质。”
一个大娘不高兴地说:“巧妹子,你一点都不变通,那我们到对面去看看。”
衡巧点头:“行,货比三家,这是正常的。”
摊位前陆续又走了几个,只有少数几个留下来喝粥吃馒头,那几个还是王柳红的老冤家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