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还有一个疑问:“既然王大爷有这个门路,他家干啥不进布卖啊?”

“你以为卖东西很容易吗?这里头需要操心的地方多着呢,王大爷家现在的日子过的就挺好,兴许人家就是不想折腾呢。再说,也不是人人都想当小商小贩的,老一辈还是觉得种地踏实”,青阳说道。

干啥都有风险。

显然,相较于种地,商贩的风险更大,王瘸子家就不想冒这个险。

张叔两口子胆儿大,听青阳说个大概就道:“这事儿得细唠,三两句说不清楚。这样吧,我们现在收摊,咱找个消停的地方慢慢说。”

消停的地方就是王瘸子家。

坐到热乎乎的大炕上,喝着热水嗑着瓜子,聊的特别深入。

王瘸子话说的很明白,过年当人情送点碎布废布的话人家肯定不要钱,但是想做买卖,多拿布,多少得给点儿,不能让人家白折腾。

至于这布怎么从省城到云河这边,听多说少的张婶道:“我娘家二堂嫂的娘家有个堂弟还是表弟退伍后在铁路上班,跑省内的,说不定能帮上忙呢。”

先假设能帮上忙再继续往下聊。

毕竟是有瑕疵的布,肯定得便宜卖。

村里人都没啥钱,只要能正常用有点儿印花错误起个毛边之类的小瑕疵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所以瑕疵布不愁卖。

“要是卖的特别好我们两口子就窜村卖,去镇上卖也行,只要有钱赚累点忙点都没啥。”张叔有些兴奋的说道:“头几天我们两口子还商量借钱买一辆烧油的翻斗车呢,上哪赶集卖布都方便,咱这事儿要真能成我这车就必须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