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院的小吏中有几个家中人口太多,仅靠他一人做官,即使有些额外的银子也是不够花的,每每中午那顿都要留下一个馒头拿回家里去。

胤祈和胤祯初次来理藩院那日,衙门厨房多加了五道菜,算是共庆。

卢保也拿了银子出去买来烧鸡烧鸭给小吏们加道菜,不少人就是自己吃一口,一桌子人分一些带回家中去。

即使是家中不缺吃穿,可是这样的菜也是难得吃到。

窗外阳光正好,阿灵阿安排的这处屋子虽然不大,但是在这里却是上等的一间,刚好能看到院子里栽种的丁香花。

理藩院的蒙古人比汉人多,多是些不耐烦拾掇花草的人,丁香花好养活不挑剔,最适合这里。

一只灰雀叽叽喳喳从房檐外飞来,豆豆小眼看着蠢蠢的,它跳到窗下寻找着食物。

胤祈扭头看去,小鸟尚且需要觅食,如何能要求苦读多年的官员们不求银两的专心为朝廷做事呢?

以刘司先为例,他一年的俸禄是六十两银子,禄米六十斛,这点银子在京城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没有每月的炭火孝敬跟着,恐怕他还要出去赚些润笔费。

可是在京城这种能人众多之地,润笔费也不是那么好赚的,竞争说不定比升官还大。

胤祈想,若是人人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为银两折腰,那这全天下就都是圣人了。

他们苦读多年最后得以出人头地,仅仅得到一点足够家人吃穿的银子,房子里一家人挤着住尚且不能满足家中需求。

官员们从俸禄之外寻求更多的收入,确实有人贪婪,可是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是因为俸禄不足以家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