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就是不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避免了官员个人将衙门经营成自己的私人领地,同时保护了满人参政的份额和基本盘。

而历来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就是两位尚书必然是步调大致统一的,不论政见如何,在保护衙门的利益上他们是绝对一致的。

而康熙通常会选择合作没有问题的两位担任尚书,保证他们不会因为内斗而影响衙门的运转。

在固定的衙门制度上出现的例外就是皇子们了。

《礼记》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郑玄写注解,传位於子。

君主制度的家天下就是如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全天下的土地、财产、臣民都是这一家的私产。

皇子们进入六部议政,理所当然的掌握一部分权力,统辖一部分官员。

即使没有具体的官职,但是他们的地位是不低于尚书的,只是在衙门的事务上他们无权干涉两位尚书。

但是与此同时,两位尚书也无权使唤他们,更没法将自己当作皇子的上司。

虽然每个皇子在衙门中掌握的权力不同,差异也甚大,但是比较一致的就是尚书是无法管他们当不当差。

若有人因事无法到衙门当差不过是需要派人到衙门说一声就是。

而因为事无法早朝的就行动上不去就可以了,反正也没人敢问。

只有老父亲康熙会问一嘴,但是绝不会在早朝上问,他多半是下朝后问一句某某怎么没来。

早就接到消息的乾清宫的奴才们才会告诉一声,某位爷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能来早朝的。

而胤祈就不按常理出牌,他目前是观政阶段,就是旁听着,还不到议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