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山楂林里钻了不少人,树上的果子多,犯不上争抢,有几个同小枣一般大的孩子见她们的竹筐装满了,便壮着胆子来问能不能捡她们晃下来的果。
“你们站远些。”木兰嘱咐完这一句,待众人退开,腿上用了三分力,踹了踹树根。
落下来的山楂像密密麻麻的雨,就她一人站在树下,难免被砸到头顶,但木兰面上不显,于是许三七也不知道那力道究竟如何。
孩子们欢呼一声便涌了上来,瞧着倒是个顶个的高兴。
圆滚滚的绿皮山楂装进筐,背下山,是会变成米缸里的半袋糙米还是冬衣上的一尺布谁也猜不准,也可能是一罐黄糖、一坛醋
许三七把钩在木兰发上的两颗小果子解下来,趁机揉了揉她的脑袋。
后者矮下身子,任由她拨弄了一会儿,又在她收回手时面色如常地抢先开口:“走了,别磨磨蹭蹭的。”
说完便先一步牵着小枣往下山的路去了。
“来了。”许三七失笑,弯腰把筐背上,小跑着跟了上去。
辛折把人送回平安巷,下半天就待在许家没走,跟着张云给院子里的番柿子搭竹架。
卤货的生意后后后后做了也有一段日子了,其间许三七调了好几回臭料方子,加上秘制的料油,如昨这熬出来卤汁儿是越发像样了。
晌午起卤锅,都不用吆喝,同巷住着的、过路的闻着味儿就会帮着把消息散出去,到了傍晚出摊,不过半个时辰,摊子便会被一扫而空了。
爱喝点儿小酒的食客,三两作伴,拎着坛子就来了,客栈酒馆的伙计也时常来摊子上光顾,买的多了,还会遭熟客们的白眼。
这会儿,许三七才把卤料下锅,臭味还没焖出来,不多时,外头便来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