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说了这么两句,他就没话了,两手交叠在一起,看着很局促的样子,许三七注意到这人皮肤晒得黝黑,应该是个老渔夫。
“行,给我量一斗吧。”张云数出六十个铜板交到摊主手里,遂又对许三七说,“这个价算低了。”
许三七瞧着也好,但一斗有些多了,她便只要了一半。
三十文的蜀黍称完也有一小袋,拎在手里有些分量,许三七心里这才有了些安全感。
再吃几日野菜,她脸都要绿了,有了这袋黄米,就能给小枣熬黄米粥喝,也能做些黄米糕来填肚子,要是有红枣和葡萄干就更好了,做甜馅儿包着,做成糕粑粑,无论是蒸着吃还是放糖两面煎焦,小孩子都喜欢。
她这个大人也喜欢,光是想想肚子里的馋虫便要勾出来了。
“云姐,糙米如今是怎么卖的?”许三七和张云打听。
光有黄米也不行,这东西吃多了不消化,小枣年纪小,许三七想着还是得买些白米才好。
这几个月粮价是涨的,张云也不确定今日去买是个什么价,只说一会儿陪她去粮铺看看。
“今早精米涨到一百二十文一斗了,糙米便宜些,少八文,稻谷再少五文。”方才两人说话,卖蜀黍的摊主给两人量米装袋,听见许三七问粮价,这才插嘴说了一句。
张云听出他语气不好,也道:“今年涨得比往年都早啊。”
摇光盛产稻米,那儿的水好地也好,种出来的粮食自然也好。
开阳的海鱼,摇光的稻,天枢的牛羊,玉衡的菌子,各地各有各产。
摇光是最大的“粮仓”,开阳就是和他们签了契,才能拿到市面上最低的粮价。
但这也不妨碍摇光坐地起价,每年这个时候粮价都会上涨一些,只是今年格外早罢了。